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434章 蓝武:要让这个国家增值

第434章 蓝武:要让这个国家增值(1/2)

    蓝武看杨溥竟然就在认真思考他如今的所作所为的意义了,脸上不由就露出了一丝喜色。

    其实大明朝的文官群体,特别是前期的很多文官,很多还是有一些家国情怀在心中的。

    只是他们眼界有限,学的也都是以前早就已经过时的那些儒家的东西而已,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让大明这个国家变好。

    所能做的也只是安定民生,勤俭节约,不大动干戈,征发民夫做一些大的工程建设,尽量减少朝廷对下面百姓的压榨。

    他们以为这样就已经算是好官了。

    但殊不知,这样做最得利的根本就不是底下的升斗小民,反而是那些士绅。

    毕竟他们在地方上要权有权,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若是朝廷不出面对那些小民加以保护,那些士绅有的是办法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压榨百姓,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卖儿卖女,跪在地上祈求士绅给一口饭吃。

    在科举制以前,之所以儒家文化可以当做朝廷的纲领来运行,那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小民。

    皇帝、大世家、小世家,然后直接就是佃农。

    普通那些拥有几十亩田自耕自养的自由农很少很少,而且只存在于王朝前期,很快就会消亡殆尽。

    所以那时候的朝廷其实就是皇室和大世家、小世家坐在一起分蛋糕而已,底层的百姓、佃农是一辈子都没有翻身的可能得。

    朝廷若是征伐民夫,其实就是在吸那些小世家的血,小世家都死光了,大世家又吸收不了那么多的佃农,自然就开始出现各种流寇,动乱,最终就会酿成王朝末年的动乱。

    这也是为何朝廷一说征发民夫,所有官员都犹如洪水猛兽一般的原因。

    但随着科举制度兴起,门阀士族彻底消亡。

    特别是到了如今的明朝,老朱建国没有依靠任何士绅和世家的力量,自己带着一群泥腿子硬生生的把这个国家给打了下来。

    这造成的第一个改变就是大明分田分的比历朝历代都要彻底。

    老朱建国初期更是直接取消了奴隶制度,不允许任何人蓄养奴隶,这更是彻底断了那些士绅们向门阀发展的通道。

    门阀没了,奴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再加上北方荒芜,大明一直在把南方的人口往北方迁移,通过土地开垦也造就了一大批拥有土地的普通百姓。

    所以如今的大明乃是历朝历代,拥有最多基层百姓的国家。

    而经过这二三十年的休养生息,这些底层的百姓几乎普遍的出现了一个状况,那就是人多,但地却不够。

    毕竟如今的大明又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晚上天一黑,底层的百姓们又没有什么别的娱乐活动,吃饱喝足之后,几乎就是造娃运动。

    若是如今到大明那些村镇中去瞧一瞧,就会发现,各家各户几乎都是两三个,甚至四五个孩子。

    这也是为何大明从大明初年的千万人口,三十年的时间,直接飙升到如今的一亿多人口的原因。

    和后世的龙国一样,大明初年同样是爆发了婴儿潮的。

    而如今这些在婴儿潮中出生的人口,都已经成长为了成年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若是朝廷不给他们寻一个去处,那么他们就只能在当地给大户人家做佃农,而且因为劳动力实在太多的原因,还会导致劳动力的价格大大降低。

    往常雇佣一个佃农需要两钱银子,如今却是一钱,甚至是之管饭吃饱就有人干。

    这自然是那些士绅们想要看到的了。

    但蓝武却是不想要看到这样的画面出现,他要引导大明底层的这些百姓,让他们成为建设大明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使得这个国家一直增值,让所有人受益。

    而不是去给那些士绅做佃农,一直受到压榨,使得自己越来越贫穷,反而让那些士绅一直不思进取,只想要维持现状。

    蓝武把自己想的这些事情一股脑的和杨溥说了一遍,杨溥不由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但你说的要让这个国家增值!”

    “老夫不明白,怎么才叫增值啊?”

    杨溥茫然的问道。

    “呵呵!”

    “杨侍郎应该知道鸟粪吧!”

    “我大明把这些鸟粪从海外拉回来,无论是士绅还是百姓,购买之后用在地里,让土地增产,产出更多的粟米,让更多的穷苦百姓也能吃的起粮食,这不就是让国家整体增值了吗?”

    “从洪武三十年开始从海外挖掘鸟粪岛以来,大明的粮食价格下降了两成,而且随着如今每年从海外弄回来的鸟粪越来越多,粮食价格还有继续降价的趋势。”

    “这样的变化,让那些地方士绅几乎哀鸿遍野,毕竟他们都是种粮大户,每年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要售卖,但现在粮食价格降低,他们虽然增产了,但却还要花钱购买鸟粪飞,这一增一减,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多赚多少钱。”

    “甚至还少赚了。”

    “去年朝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