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干是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事,手握重兵,在辽国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若是他能够支持迎秦王为太子,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事不宜迟,老夫这就去安排。”李处温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地说道。
“诸位,成败在此一举,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众人也纷纷起身,拱手应道:“谨遵太尉大人之命!”
一夜无眠。
次日,天刚蒙蒙亮,李处温便匆匆赶往皇宫。
今日的皇宫,气氛格外紧张。
往日里熙熙攘攘的宫道上,此刻空空荡荡,只有几个身穿盔甲的士兵来回巡逻,显得格外冷清。
李处温一路来到皇后的寝宫,发现萧干、耶律大石、张琳等人早已等候在此。
众人互相点头示意,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皇后的召见。
没过多久,一个宫女走了出来,尖着嗓子说道:“皇后娘娘有旨,宣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张琳觐见!”
众人闻言,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跟随宫女走进了寝宫。
寝宫内,皇后萧氏端坐在凤椅之上,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众人跪倒在地,齐声说道。
“都起来吧。”萧氏的声音平静而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为了商议一件事。”
“娘娘请讲。”李处温恭敬地说道。
“陛下即将回京一事,想必诸位都已经知道了。”萧氏缓缓说道。
“对于此事,诸位有何看法?”
李处温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萧氏,说道:“娘娘,臣以为,陛下不宜回京。”
“哦?”萧氏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为何?”
“陛下离开南京多年,对南京的情况并不了解。”李处温解释道。
“若是他贸然回京,恐怕会扰乱南京的安定,让百姓人心惶惶。更何况,如今秦王殿下继位已久,根基稳固,若是陛下执意回京,势必会引起一场纷争。”
“你的意思是……”萧氏的语气有些冷淡。
“让本宫拒绝陛下入境?”
“臣不敢。”李处温连忙说道。
“臣只是觉得,为了南京的百姓,为了大辽的江山社稷,我们应该慎重考虑此事。”
“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是好?”萧氏问道。
李处温定了定神,说道:“臣以为,我们不如迎秦王回来,做太子。”
“迎秦王回来做太子?”萧氏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此话何意?”
“如今秦王殿下尚未立后,膝下也无子嗣。”李处温解释道。
“若是我们迎秦王回来做太子,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稳定朝局,凝聚人心。如此一来,就算陛下想要回京,也找不到任何理由。”
萧氏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可是……”她犹豫着说道。
“若是我们真的这么做了,岂不是……岂不是置陛下于不顾?”
“娘娘!”李处温提高了声音,语气有些激动。
“如今是非常时期,我们不能再顾及陛下的感受了。为了南京的百姓,为了大辽的江山社稷,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萧氏看着李处温坚定的眼神,内心开始动摇。
她知道,李处温所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如今的局势,确实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若是她再不做出决断,恐怕整个南京都会陷入混乱之中。
可是,她毕竟是耶律延禧的皇后,若是真的做出对不起他的事情,她又该如何面对他呢?
“此事……容本宫再想想。”萧氏叹了口气,语气有些疲惫。
“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闻言,连忙起身告退。
李处温走出寝宫,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宫门,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不知道,萧氏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太尉大人。”身后的萧干走了上来,低声问道。“娘娘怎么说?”
李处温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娘娘还在犹豫。”
萧干闻言,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萧干低声问道。
李处温抬起头,看着远方,目光深邃而坚定。
“接下来,就看萧大王的了……”
李处温意味深长地看了萧干一眼,欲言又止,随后便转身离去。
留下萧干独自一人站在原地,眼神复杂,似有千斤重担压在肩上……
阳光有些刺眼,李处温眯了眯眼睛,老脸上沟壑纵横,像饱经风霜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