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河山 > 第209章 叨叨令

第209章 叨叨令(2/2)

家是身份背景不低的王棣,而且端王(上个月,遂宁郡王被封为端王)殿下也有股份,这样的权力构建模式怎么模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水云间”在东京的火爆程度无与伦比,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啻于是印钞机。其名声传到了大名府,不少权贵豪绅赴京时都会专程前去领略一番作为吹嘘资本。如此这般,是否到过这家酒楼居然成了身份的象征。

    王棣自然是宣传一二:“这‘水云间’确会在大名府城开分店,据说格局与东京总店一般无二,拭目以待吧。”

    他这个“水云间”大东家的身份算是公开的秘密,但自己是不肯亲口承认的,总有不妥之处。

    一场饭局下来,王棣对那喝酒当喝水的儒士不由得刮目相看。

    这人是大名本地人,叫许贯忠,样貌风雅,谈吐不俗。

    据黄庭坚之后介绍说,许贯忠此人兵法、武艺、谋略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晓,精通契丹、女真、党项、吐蕃、蒙古各国语文,端的是文武全才。最难得的是深晓天下地理,曾遍游名山大川,可称之为“活地图”也。

    王棣在饭局上听许贯忠高谈阔论却也言之有物,例如大宋现今的外交形势、政治环境,说的是有理有据、鞭辟入里。

    最让王棣吃惊的是许贯忠对北方形势的判断,直言女真早晚为祸。

    在许贯忠看来,时下的北方,契丹人已不足为惧。契丹立国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繁荣昌盛,到了耶律宗真这里,已失去了原有的辉煌。耶律宗真时代是真的比较失败。当权者皆奸佞,政治变腐败,军队管理差,百姓不开心。对于此形势,辽兴宗并没有正确的解决方式。而是一直不断地征战,去征伐西夏,还逼迫宋朝交更多的岁币。百姓的生活难上加难。

    到了耶律洪基登台,此人笃信佛教,广印佛经和建筑寺塔,劳民伤财,使社会矛盾激化,辽国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落。

    许贯忠如是评价现在的辽国皇帝:“初即位,求直言,访治道,劝农兴学,救灾恤患,粲然可观。及夫谤讪之令既行,告讦之赏日重。群邪并兴,谗巧竞进。贼及骨肉,皇基浸危。众正沦胥,诸部反侧,甲兵之用,无宁岁矣。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祝发三千。徒勤小惠,蔑计大本,尚足与论治哉?”

    好吧,你说的都对。王棣表示膺服了。

    他对现在的辽国皇帝挺感兴趣的,和萧峰称兄道弟的耶律洪基嘛。此人性格沉稳闲静、严厉刚毅,精通音律,善于书画,爱好诗赋,与臣下有“诗友”之交,常作诗赐于外戚、大臣但又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不过其好汉文化,对大宋极为亲近。

    嗯,苏辙曾出使辽国,对耶律洪基评价不错:“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和好念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这便是文人眼光了,不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乐战斗”?天下和平?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思进取便会落后,落后便要挨打。世界大同?不存在的。当女真人的铁骑滚滚而至时,“不乐战斗”便会成为粉饰太平的笑话。

    许贯忠便颇有危机感,将北方游牧民族喻为草原猛兽。契丹,曾经是野狼,但已然驯化成食草动物,獠牙已不再锋利。北方以北的女真部落才是猛虎,正亮出利爪。狼去虎来,大宋这只绵羊该何去何从?坐以待毙还是厉兵秣马奋起反抗,不用选了吧。只可惜啊,太多的人看不明白,或者说假装看不明白,与坐以待毙又有何异?

    对许贯忠洞察时局的能力,王棣是真心佩服。他是能“预见未来”的,但许贯忠却是通过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难怪黄庭坚会说其是一等一的高人,是不世出的隐士。

    此人,值得深交。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