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直播:山仙水灵,网友却报妖妖灵 > 第575章 原来这叫芭蕉啊!

第575章 原来这叫芭蕉啊!(1/2)

    “简直是养老圣地。”

    “我就问一句,能不能租个房住进去?”

    “楼上早有人抢了。

    村里所有空房都租光了,你有钱都找不到地方住。”

    “我靠,这些人动作也太狠了吧!”

    “哈哈哈,不是人家动作快,是你自己太迟钝啦。

    其实去年就有人住进村里了。

    现在阮家村随便一间小屋子,房租一个月两万多,还抢破头呢,根本租不到。”

    “啥?一个月两万?这也太离谱了吧。”

    “可不是嘛,这价格都快把京城甩出十条街了。”

    “嘿嘿,你们还嫌贵?问题是,就算你钱包鼓鼓,也不见得能租得到!”

    阮晨光盯着屏幕上的弹幕,对租房这事儿他心里有数,但这种事他也管不着。

    毕竟一个肯掏钱,一个愿意收,谁也拦不住。

    他总不能跳出来指着鼻子说不行吧?

    再说了,人家能拿出这数,说明压根不在乎这点开销。

    两万块对普通人来说是天价,可在有钱人眼里,就跟买包烟差不多。

    阮晨光慢慢往前走,走到一棵大树底下,树上挂满黄澄澄的果子,一下子把观众注意力全吸过去了。

    “哎哟,这是啥果子?又大又黄的,看得我口水都快滴屏幕上了。”

    “猜不透,看着有点像梨。”

    “哈哈,这不就是沙梨嘛,南方到处都有。

    这果子核大是大了点,但味道冲,咬一口甜津津的。”

    “没错,这就是沙梨!不过这么大个头的还真少见。

    而且沙梨一般八月就熟透了,十月份还能挂在树上,怪事。”

    “有啥奇怪的,这儿可是宝地。

    我觉得要是不摘,挂到明年都还能吃。”

    “说得在理。”

    阮晨光瞄了眼弹幕,笑着开口:“对喽,这就是沙梨。

    这树老品种了,一直没改过。

    优点是味道正,梨香十足;缺点嘛,肉粗,核也大。

    不过偶尔尝一个,还挺带劲。”

    没走几步,路边冒出一片茂密的芭蕉林,树上结的芭蕉全黄了,直播间顿时又炸了锅。

    “这是香蕉吗?看起来香甜得很啊!”

    “树上自然熟的,那味道肯定绝了。

    可惜我在这儿只能看不能啃。”

    “楼上别扯远,我就想问,它到底是不是香蕉?”

    “应该不是,比香蕉短一截,估计是芭蕉。”

    “等等,芭蕉和香蕉到底有啥不一样啊?”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阮晨光看了看弹幕,笑出声来:“看来大伙儿对芭蕉挺陌生,我来科普一下。”

    …… ……

    “香蕉和芭蕉是一家子,都属芭蕉科,长在热带。

    香蕉老家在东南亚,芭蕉原产地是琉球那边。

    它们仨区别:第一,香蕉细长,弯得像小船;芭蕉短胖,中间鼓两头尖,外皮灰黄,没香蕉那么亮堂。”

    “第二,香蕉味儿浓,隔老远都能闻到甜香,熟了之后软乎乎、甜丝丝。

    芭蕉味道淡,要是没熟透,还会有点酸,口感偏实,嚼起来绵绵的。”

    “第三,芭蕉产量少,所以贵。

    香蕉大概两块钱一斤,芭蕉得六块左右。”

    阮晨光讲完,又补了一句:“你们看的这些芭蕉,叫西贡蕉。

    传说以前是南边某个小国送给皇帝的贡品。”

    “哦对了。”

    “咱们山里头长了不少芭蕉树,但那是野芭蕉。

    果子里有籽,也不太甜。

    不过熟透了也能吃。”

    直播间的观众听着听着,纷纷冒弹幕。

    “懂了懂了。”

    “原来这叫芭蕉啊!我是北方人,头回见。”

    “哈哈哈我也是,涨知识了。”

    阮晨光继续走着,看见地里有甘蔗,顺手掰了一根,削掉两头,边走边啃。

    镜头一拍,弹幕全笑疯了。

    “喂喂喂,阮神,这甘蔗是你家种的吗?”

    “阮神公然‘抢劫’甘蔗啦!”

    “赶紧给我邮几根,不然我去派出所告你!”

    不少北方网友头回见甘蔗,激动得直发问。

    “这就是甘蔗?长这样?”

    “我这辈子第一次亲眼见甘蔗!”

    “话说,在南方,路边的甘蔗可以随便掰吗?”

    阮晨光嚼着甘蔗,这时节的甘蔗甜得流蜜,吃着特别痛快。

    他一边吸溜一边笑道:“十月份吃甘蔗最合适。

    这个时候糖分攒足了,咬一口又清又甜,解渴得很。”

    看到弹幕提问,他又加了一句:“通常啊,路边种的甘蔗,掰一根尝尝没啥问题,碰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