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啥?错过这回,再等一年都不一定有!这种机会,拼了也得上!”
转眼间,几十个教授撂下手头的事,全往药房赶。
黄雄军和阮晨光刚走到药房门口,还没迈进去,身后呼啦啦涌来一大群人,少说也有四五十个。
黄雄军回头一看,傻眼了:“哎哟,各位,你们这是干啥?回去上课吧,别在这儿凑热闹了!”
“我不上课,我有问题要问阮先生!”
“我也要问!校长,给我们点时间吧!”
“我想问问火候怎么拿捏。”
“我想请教手法细节。”
没人肯走,七嘴八舌嚷成一片。
阮晨光见状,开口道:“人都来了,那就一块儿吧。
先进去,问题一个个来。”
众人一听,顿时乐了。
“好!”
“排好队,一个个来问!”
“太棒了!”
黄雄军打开门,阮晨光迈步进去。
药房西边摆着一座小巧的老式药炉,看起来年头不短,估计是花了大价钱淘来的。
东面靠墙是个大药柜,塞满了各式药材——放东边是因为木气旺,利于药材保存。
南边堆着成捆的木柴和炭块,专供烧火炼药用,南方属火,讲究的就是个方位配合。
阮晨光扫了一眼,心里笑了笑:这黄雄军,还真懂门道。
他也不啰嗦,直接说:“大家都排个队,有啥问题尽管提,我一个个答。”
这下可有意思了——一群平时在讲台上威风八面的教授,此刻规规矩矩排成一列,跟刚入学的学生似的,一个接一个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