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它现在应该有四五十斤了吧。
这么重还能飞,简直是奇迹。”
“你们没注意到它的翅膀有多宽吧。
张开后足有三四米,飞行不成问题。”
“大白长得这么快,估计再过一年就能带人上天了。”
“大白好厉害!”
“阮晨光这是让大白抓鱼?几十斤重的大鱼,它真的行吗?”
“我觉得没问题。”
这时,阮晨光指了指一条大鱼,瞬间,大白俯冲下来,两只爪子稳稳抓住那条鱼,翅膀一拍,带着鱼飞到阮晨光身边,一连串的动作让观众目瞪口呆!
“天哪!”
“真酷!”
“这草鱼估计有三十五斤吧!大白轻松抓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看得我都傻了。”
“三四十斤的东西轻松搞定。
认真起来,抓五十斤的东西都不在话下!”
“哎呀,小孩的体重也就是五十多斤。
大白能轻松抓起一个孩子。”
“嘿嘿嘿,我女朋友六十多斤。
大白大概能抓起她。”
大白把鱼放到阮晨光面前,这是一条长长的草鱼,还在不停地挣扎。
阮晨光夸奖道:“干得好!大白,叫你的伙伴一起来,池塘里有很多泥鳅。”
很快,大白就把其他赤颈鹤叫来了,一群鸟在池塘里美滋滋地吃泥鳅。
观众们聊得不亦乐乎。
“好多泥鳅啊。”
“是啊,这个湖里的泥鳅也太多了。”
“这么多泥鳅都是好东西,阮晨光,你们为什么不捉泥鳅?”
“是啊,泥鳅虽然小,但味道真不错。”
阮晨光解释说:“湖里的鱼太多,像泥鳅这种小鱼我们都不感兴趣。
黄鳝也没什么人要,除非特别大。”
这么一说,观众们都表示遗憾。
“竟然对泥鳅黄鳝没兴趣!”
“太浪费了,给我多好,我最爱吃这些。”
“这可是野生泥鳅啊,有钱都买不到,比市场上卖的好吃多了。”
阮晨光笑着说:“泥鳅和黄鳝确实好吃,但这里的草鱼更好。
这些草鱼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肉质鲜嫩,非常美味。
有了草鱼,谁还会对泥鳅黄鳝感兴趣呢。”
阮晨光跟网友们聊了好一会儿,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池塘里的鱼也差不多抓完了,接下来就是分鱼的时间了。
山塘边上,一条条鱼扔在地上,堆成了个小山坡,看样子得有三四万斤吧。
“村里开始分鱼啦,大家快来拿!每家出一个人,赶紧来拿鱼哦,动作快点,鱼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村头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叫大家来领鱼。
直播间里,观众们听着都乐开了花。
“哈哈,这个大喇叭,简直太有意思了。”
“没错,记得小时候,每个村子都有几个大喇叭,有啥事儿直接对着它吼一声。”
“我们那儿原来也有这样的喇叭,但现在的手机普及后,那些老设备就没人管了,坏了都没人修。”
“我们那边也是这样,感觉这种大喇叭还是挺有用的,有什么大事儿一喊,全村人都能知道。”
这时,阮家屯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随手挑了鱼就走。
直播间的观众们有点懵,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什么情况?不分一下吗?”
“是啊,我以为村长会坐在那儿分配,没想到大家随便拿就完事了。”
“这操作看不懂啊!”
“阮神给解释一下吧,你们到底是怎么分鱼的呢?”
阮晨光笑着回应:“我们这儿分鱼简单得很,不用秤,大家可以随便挑。
家里人口多,就选大点的鱼;家里少几个人,就拿小点儿的。
如果一条不够吃,也可以多拿几条,反正这玩意儿也不值钱。”
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点赞。
“这个方法真好!”
“多的拿多点,少的拿少点,很公平。”
“这样做真的很有温度。”
“哈哈,估计阮家屯的人不缺鱼吃,所以才这么随意吧。
我们那边分鱼还得用秤量呢,否则容易吵架。”
“嗯嗯,我们这里过年时也会发鱼,都是提前称好再分给大家的。”
阮晨光凑上前去看了看,最后拿了两条十几斤重的草鱼。
一条拿来马上吃,另一条养在水盆里,过几天再做菜。
这些山塘里养出来的草鱼特别生猛,生命力强,带回家也不怕半路死掉。
见阮晨光拿了两条较小的草鱼,旁边的人纷纷开口建议:
“晨光,这两条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