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盐商,一般的盐商都看不起的。普通些的盐商,家资至少都在一千万两以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起初我听到时也是心惊。可听得多了,慢慢地就也不当回事,只把它们当做算盘上一串珠子罢了。”
贾琏由衷挑大拇指:这就是见识所造就的格局,正所谓「见多识广」。
贾琏从怀里掏东西,黛玉倒是瞪他一眼,“这么多的银子,琏二爷竟当真都要交给我?琏二爷莫非要叫我买下整个贾府不成?”
贾琏便也笑了,“若你想,你真能买的下来。横竖如今为了这省亲别墅,家里能周转的现银也已经见底儿了。”
黛玉却悠然摇头,“我才不买。要买,也是琏二爷自己买回来。”
她盯住他瞧,促狭地笑,“别以为我不知道,琏二爷现在的铺子也一家比一家挣钱。不说旁的,就说当日琏二爷叫香菱母亲经营起来的那个绣庄,如今京里香袋儿的生意,怕已是都被她们包圆儿了吧?”
贾琏故作不知,“为何这样说?”
黛玉轻哂,“自然是宝玉。你以为宝玉这些日子为何非跟我要香袋儿?就是因为如今到年下了,他在外头见名门贵胄家的公子,个个儿腰上挂着些些式样新、绣工精巧的香袋儿,他听说是姑苏的工艺,是京里见不着的,又无处买去,于是他才央着我这个姑苏人给他做啊。”
“可我听他一描述,便知道不是姑苏的手法儿,而是大如州的香袋儿。再一回想当日情形,我自然就知道这些香袋儿是从何而来的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