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杨元嗣出现,那才真正的是生灵涂炭。
登州之所以要依附朝廷,就是为了一个有个大义的名号。
毕竟大宋养了这些文人不是白养的,士绅阶层掌握的舆论和话语权代表的就是天下人心归属。
赵纬纶也是最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慢慢布局。
第二天杨元嗣回到登州的消息还是透露了出去。
杨望庄前面聚集了无数的民众,几个领头的老者准备了山里的野味和田里的特产求见杨元嗣一面。
杨元嗣推脱不过,只能出门迎客。
这些人按理说都是杨元嗣的佃户,因为他们种的地,打猎的山林名义上都是属于杨元嗣的。
只是要交的赋税却是比给朝廷的要少许多,他们也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饥民变成了现在的小康之家。
领头的是几个白发老者,有穿着长衫的斯文人,也有穿着短衣,货真价实的庄稼人。
一个老者远远的给杨元嗣下拜,杨元嗣急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老者由于激动,双手微微颤抖,“节度使这次回来就不要走了吧?我们都盼着你世代在登州,哪里也不要去。”
人群里也开始七嘴八舌的附和,杨元嗣对着人群说道:“大家放心,不论我走还是不走,都保证让你们有口饱饭吃。”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