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14章 燕云攻略【八】

第14章 燕云攻略【八】(1/2)

    童贯倒是也没有什么想瞒,这次主帅的人选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本来杨元嗣是童贯准备的收复燕云的底牌,现在看来杀鸡不用牛刀。

    他觉得大宋禁军又支棱起来了,我上我也行。

    不过童枢密本来就是带兵的人,他的方略简单来说就是钳型攻势。

    西军以种师道为领略使,率十五万西军在雄州和禁军汇合。

    然后兵分两路出发,在析津府下取起,一鼓作气攻下南京,成就这盖世功业。

    杨元嗣想了想,这个策略从战略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看怎么实施。

    他严肃的对童贯说道:“枢密不可大意,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咱们也不能小瞧了这辽军……”

    童贯哈哈大笑,安慰元嗣道:“月满则亏,元嗣可不能索求无度,鲜衣怒马,正是得意之时啊。”

    杨元嗣知道他又会错了意,哭笑不得。

    不过这次有种师道率领的西军,杨元嗣放心不少。

    老种领略相公是个稳重的人,进攻燕云就要乌云压城,大军压境一城一城的拿下来就行了。

    耶律大石现在困守在析津府里,应该也是随时做好了要逃的准备。

    大宋要的是燕云,又不是耶律大石的命,最好的办法就是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将城池让出来。

    杨元嗣想的是将耶律大石交给金国去处理是最好不过了。

    他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告诉了童贯,童贯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其实根本没往心里去。

    等杨元嗣走后,童师礼说道:“我看杨指挥使说的也有道理,父亲要不跟领略相公商议一下,宜缓不宜急。”

    童贯笑道:“元嗣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天兵到处,汉人无不望风而降,区区契丹人如何能够抵挡?”

    “况且康王监军,官家也容不得我们缓行,你且写一篇檄文来。”

    童师礼总觉得心神不定,也只能按照童贯的安排下去办理了。

    当大军正式出征的时候,徽宗亲自相送,轰动了半个汴京城。

    刘十三和张固安都跑出去看热闹,真是旗帜遮天,刀枪如林。

    杨元嗣可没有如此心情,他现在就等着赵纬纶到来了。

    花荣跟在神武军中,大军沿着驿道前行,一路上沃野千里。

    汴梁作为一国首都,有利有弊。

    作为一个贸易和经济中心,本来就处在产粮区,加上运河的运力,完全能够撑起这百万人口的体量。

    但是在军事地理上,汴梁的位置就不妙了。

    中原地区只有黄河是天险,沃野千里无限可守。

    只要过了燕云的山区,骑兵南下几乎可以长驱直入,毫无阻挡。

    花荣年轻时候颠沛流离,几乎踏遍了大宋的所有军州。

    只是他现在跳出了江湖,作为一个军事将领来看地势,又有一番不同的感想。

    赵构的马术也非常好,他舍弃了侍卫们准备的马车,骑在一匹高大的白马之上。

    旁边一员大将全身铁甲,豹头环眼,却是林冲率领着银枪班护卫。

    徽宗可能不是个好皇帝,作为一个父亲他还是很合格的。

    这次出征虽然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危险,基本是走个形式。

    不过万事就怕万一,他还是让自己的银枪班作为赵构的贴身侍卫,保护他的安全。

    赵构看着眼前的雄壮的雄州城池,胸中感慨万千。

    他自认为才能不在太子和那几个哥哥之下,只是自己出生的晚了一些而已。

    对于太子和皇位,他也不敢抱有什么奢望,也乐得看赵楷和太子相争。

    只是想不到天上掉馅饼,这次官家居然安排自己作为元帅出征。

    他心中激荡,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将这次北伐打又快又好,也不枉官家的信任。

    此时雄州城外大军云集,十五万西军已经来了三天了。

    大宋的军队战斗力可能不行,但是得益于发达的驿道和繁荣的经济,后勤补给还是非常给力的。

    源源不断的粮草被运进大营,粮仓周围骡嘶马喊,热闹无比。

    大帐内同样也是灯火通明,众将围在地图旁边争论不休。

    种师道眉头紧锁,他听说这次出征没有杨元嗣的时候心里就很不舒服。

    童贯跟种师道一直都不对付,这次他的职位是都统制,统领西军,理论上跟童贯是平级的。

    这也是种师道担心的地方,童贯这个人骄傲自大,自以为知兵,打顺风仗没有问题。

    只是万一战事不利,需要两军紧密配合,这时候肯定就会出问题。

    现在也不能将希望寄托在第一次上战场的康王身上,只有稳扎稳打,保证自己的粮道和后方。

    如此的战法虽然不能速胜,但是可以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种师道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很快就将他的计划打的粉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