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10章 燕云攻略【四】

第10章 燕云攻略【四】(1/2)

    郭药师听完了杨元嗣的想法,心中不断的盘算。

    就跟杨元嗣说的一样,自己这一万人马如果现在归宋,顶多也就是个指挥使。

    他还不知道燕云对于大宋和徽宗在心理上有多重要,只是自觉告诉他,要是拿下燕云,自己的利益可以最大化。

    燕云脱离中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大宋收回去总是要认真治理的。

    如果从朝廷中央派来官员,肯定适应不了这里的苦生活。

    况且那些一肚子心眼儿的文官愿不愿意来还不一定呢。

    自古以来治理边陲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当地人治理当地人,半军事化的组织形式效率最高。

    那么这个统领燕云的人员就不难猜了,郭药师想到这里激动的瑟瑟发抖。

    他当然对杨元嗣的计策言听计从了。

    不过富贵险中求,这样常胜军的处境就很危险了,这种事情一定要办的机密。

    杨元嗣又跟郭药师说了宋金之间的协议,让他对辽国的未来彻底死了心。

    花荣挑了几个心思缜密的探子留在郭药师身边,辽军便于传递消息。

    郭药师恭敬的将杨元嗣的腰牌还了回来,急匆匆的归军营而去。

    这颗钉子算是在辽国南京扎下了了根。

    杨元嗣这一切都是瞒着后队那一堆文官进行的,这种事情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处理完了最重要的事情,就可以放心南下了。

    第二天清晨,两队人马分道扬镳,往南北相向而行。

    等过了雄州,队伍的心态彻底放松了下来,大宋官员们也恢复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接受着州府官员的吹捧。

    陈东经历过金国之行却显得更加沉稳,整天面色深沉,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杨元嗣却是意气风发,看来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只要回汴京以后,向着官家汇报,然后率军拿下燕云。

    燕云地理有天然的优势,只要能够经营好,金国想南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杨元嗣甚至能够想到经营好了如此一大块地盘,稳固后方以后是不是可以反推女真。

    等到了汴梁,使团受到了破规格的接待,徽宗亲自在大庆殿上接待了他们。

    杨元嗣奉上国书,礼部的官员勘察无误,将国书公之于众,皆大欢喜。

    按照杨元嗣的想法,接下来就是厉兵秣马,准备北伐了。

    他在杨府里焦急的等待,却丝毫没有消息。

    童贯这老东西也总是推三阻四,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杨元嗣知道大宋官场的规矩,不知道的是他们最后要如何去平衡这次出征的人选。

    他想反正自己也左右不了这些,不如顺其自然,索性整天在神武军的军营里跑马射箭,好不快活。

    神武前军现在已经是正经满员的一万人,李继恩这个指挥使也终于名副其实。

    杨元嗣在军中考量他们的武艺,成绩优秀者奖励,不及格的免不了挨罚。

    只是杨元嗣的考核讲究个公平公正,军卒们虽然辛苦,但是丝毫没有怨言。

    他只要在军中,都要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银子给军卒们加餐,本人又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官相,军卒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又增加了几分。

    杨元嗣也不禁感慨,只要你将部下当做一个人,给足了应该给予的尊重和银子,上阵的时候他们自然会为了你拼命。

    至于什么家国大义,这些丘八十个倒是有九个听不懂什么意思。

    所以历史上总是会出现某某家军,类似于个人的私军,那也就不奇怪了。

    神武前军现在的状态就是只认杨指挥使,不认大宋官家。

    这也是每个王朝到了末年的时候,越是防止武将专权越是防不住。

    这种现象等杨元嗣看了辛兴宗的神武中军以后更加感慨。

    辛兴宗的神武中军也有万人规模,只是兵员素质和神武前军完全没有办法对比。

    杨元嗣这次给他带来了一千多匹好马,终于解决了全军的骑兵问题。

    汉人中能够弓马娴熟的人在军中就算是很珍贵的技术型人才了。

    登州骑兵的主要兵源还是来自渤海,辛兴宗的骑兵满打满算也只能凑齐一千人。

    不过他认为这也够了,神武中军本来就是步兵,骑兵主要用来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护卫主帅。

    如果到了兵败的关键时刻,骑兵逃跑的速度肯定要比步兵快很多。

    杨元嗣看着些那脸上刺着金印,目光空洞的军卒,也只能心中暗暗叹息。

    辛兴宗本来就不是杨元嗣的嫡系,对他更谈不上忠诚。

    这次杨元嗣能够给他送来战马,实属意外。

    不过他们可是实打实的上下级关系,在大宋军中等级分外森严。

    辛兴宗笑道:“还请指挥使赏脸,今天中午小人设宴……”

    杨元嗣摆了摆手,也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