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45章 皇城司

第45章 皇城司(1/2)

    徽宗从城楼上下来后,直接回了大内,没有人知道他对于今天战事的真实想法。

    高俅是他在潜邸时候的旧臣,虽然战场上表现实在惨不忍。

    但是也没有听说有什么责罚,照样作为太尉发号施令。

    整个汴京现在已经实行了宵禁,各个厢坊都要出壮丁协助巡逻守城。

    由于还没有召开朝会,也就没有人拿出具体的守城方略。

    各部将还是严格按照高俅和枢密院制定好的防御政策施行。

    禁军将城外阵亡军卒的遗体收殓后,就将吊桥升了起来。

    汴河本来是从汴京城内穿过,现在也关了水门。

    杨元嗣站在城墙上,望着前方田虎大营的点点灯光,陷入了沉思。

    他以前最担心的就是金军南下,不过随着登州军的逐渐强大。

    杨元嗣的信心慢慢也建立起来了,只要能顶住游牧民族的攻势,撑到拼国力的阶段,那些蛮族根本就不值一提。

    可是今天的战斗太令人绝望了,大宋的禁军尚且如此,各地方的厢军可想而知。

    保住一个汴梁容易,如何保住整个天下?

    田虎军不会乖乖待在营地里开晚会,汴京周遭的百姓肯定是遭了灾了。

    杨元嗣现在无比想念自己的赤色铁骑,只要他们在身边的时候,哪怕是一千人,这天下无处不可去。

    自己现在武力不敢说是天下第一,可也是妥妥的万人敌。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始终还是太渺小了,哪怕再弱小的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

    方腊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不知道他还藏着什么后手,这个人应该比田虎还难对付的多。

    这些都让杨元嗣又添了一份忧虑,现在他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网,不知道该如何解脱。

    “景川他们还要多久才能赶过来?”杨元嗣问身边的花荣。

    花荣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回道“最多还有五天,他们应该会赶到汴梁城下。”

    元嗣稍微心宽,如果自己的计策奏效的话,童贯的大军随后也会赶到,那方腊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守住汴梁五六天的时间,这个目标元嗣还是有信心完成的。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名气都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要不也不会有人千方百计的去拼了命的求名。

    杨元嗣官职是副都指挥使,属于高级军官,但是他的部属却是一个也没来。

    大宋重文抑武,将领和军卒互相不统属,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堪忧。

    杨元嗣走在城墙之上,守卫的士兵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崇敬。

    虽说他以前也以箭术威震汴梁,可那毕竟是校场,况且那时候他还是金国的使节。

    白天的战斗杨元嗣是作为大宋的副都指挥使司出战。

    宋军虽然败了,但是杨元嗣没有。

    要是没有杨元嗣的力挽狂澜,很多人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所以军卒们对于杨元嗣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

    杨元嗣拍了拍身边军卒的肩膀,说道:“弟兄们辛苦了,晚上惊醒些。”

    那军卒受宠若惊,结结巴巴回道:“应该的,应该的,杨指挥使……”

    杨元嗣看他激动的语无伦次,微笑着往前去了。

    花荣和鲁达跟在杨元嗣身后,心里也激动不已。

    他们以前在梁山的时候,每天醉生梦死,只是觉得杀人越货、无法无天就算是痛快。

    杨元嗣平时都是絮絮叨叨跟他们讲什么为国为民,二人表面听从,心里面却不以为然。

    汴梁一战,他们跟在元嗣的身边,对这个主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三个人不知道的是,此时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杨元嗣刚下城墙,只觉得一阵香风扑面而来。

    原来是赵金儿来找他了,赵金儿听说徽宗要亲自上城墙,也强烈要求跟随。

    北宋的封建礼教还没有南宋那样夸张,可是一个公主抛头露面始终不是什么雅事。

    徽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今天她听侍卫们讲了杨元嗣的壮举,还是忍耐不住来找他。

    见面之前有千言万语,真的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人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赵金儿也不避讳,拉着元嗣的右手左看右看,又整理了一下包扎的白布,问道:“可是还疼?”

    杨元嗣笑道:“我是一介武夫,皮糙肉厚,这点儿伤不妨事。”

    “倒是你,现在汴梁城内兵荒马乱,你要多带侍卫。”

    赵金儿也嫣然一笑,道:“有杨无敌在身边,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杨元嗣哈哈大笑,将长槊扔给了花荣,和赵金儿沿着御街往内宫走去。

    赵金儿现在还住在庆寿宫里,离杨元嗣住的枢密院驿馆不远,两人也算是同路。

    从城墙上下来后,杨元嗣就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