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东瀛人在华夏大地肆虐的时候,有一天人们发现道观的木门上了锁,里面的道人不知道都去哪了。
后来村里有识字的,发现木门上刻了一首诗,上面的大致内容是说,苍天已死,道亦消亡,妖魔肆虐,以身证道。
按那个意思,这些道人竟然是下山去杀小鬼子了。
一直过了几年,有一队军人忽然来到这个偏远的村子,送回了一盒骨灰。
人们才知道这是山上一位道士在牺牲前,交代自己一定要葬在邵家村,因为他就是这里的人。
当时的邵氏一族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是袁家先祖们留下了骨灰,还专门在那座道观的旁边给修了墓,立了碑。
陈阳听了大为感动,很想立刻就上山去看看。
但此时猪肉已经煮好了,菜也马上就出锅,所以袁满就建议先吃饭,等吃完了他再带着陈阳去后山看看。
拗不过村里人的热情,陈阳只好答应了。
还别说,这头大肥猪是农家自己养的,很少喂饲料,所以那肉吃起来特别的香,而且油水也是非常的足。
一盘子炖肉端上来,盘底儿满满的都是一层水汪汪的猪油。
陈阳只吃了一口,嘴角就变成亮油油的了。
孟翡也没好到哪里去,这姑娘没什么架子,大块的吃着猪肉,一边吃还一边赞着好香,衣服上沾了猪油也不在乎。
村里人淳朴,最喜欢这样不矫情的姑娘,所以人们就不停的给她夹着菜。
而陈阳更是被安排在了主座的旁边,被人们轮番敬酒起来。
这顿饭从中午一直吃到了下午两点才结束。
陈阳已经记不清自己喝了多少杯,反正后来感觉舌头都大了,说话也不清楚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暗中催动体内的灵气,加速了酒精代谢,这才没喝趴下。
等到酒席散了,他还没忘要去后山看看。
可惜袁满跟那几个陪着他吃饭的老人,这时候都已经喝的站不起来了。
好在张华也知道那个地方,于是就说带陈阳去看看。
而袁秀秀因为身怀有孕,虽然还没显怀,但也不能随便出去乱跑,所以就留下了。
陈阳跟张华还有孟翡出了门,绕过旁边的邻居家,就往后山而去。
张华今天要开车,所以一口酒都没喝,边走边问道“阳哥怎么还对那个道士的坟墓感兴趣了?”
“不是感兴趣,而是想去看一看,那是位英雄!”陈阳说道。
张华点点头“嗯,我听秀秀说起过,那位道士所做的事情的确是很令人敬佩,据说当时在战场上他杀了十几个小鬼子呢!”
“生不逢时啊,我要是活在那个时候,一个人灭他们几百人很轻松!”
陈阳借着酒意,大声说道。
孟翡在一旁听的直笑“如果那个时候你什么本事都没有呢?”
陈阳一愣“要是个普通人的话,我肯定就不敢直接冲上去杀他们了,我跟他们玩阴的!”
“”
孟翡无语,但还是笑道“也对,力量悬殊的时候,没必要面对面的硬刚,反正活下来的人才是赢家,管他用的是什么手段呢?”
陈阳听了心头一动,随即竖起了大拇指“这话有道理,我爱听!”
孟翡见他身子一趔趄,连忙对张华道“你快扶着点他,别摔倒了!”
“没事,我阳哥这能力,摔不倒的!”张华笑道。
三个人一路上到了山坡上,这里有一片空地,庄稼的秸秆已经割掉,积雪中露出了一排排剩余的茬子。
“这里就是当初那道观的位置了,解放后被人们给拆了,说是什么封建残余。”
张华说了一句,转头一指远处“但那座墓碑跟坟墓却是没人敢动一下,留到了现在。”
“那还算懂事。”
陈阳点点头,迈步就朝着那边走去,脚下时不时的踩到玉米茬,但步伐并未受到影响。
灰扑扑的石碑有一米多高,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
但陈阳靠近了仔细一看,仍然还能看到上面刻着的最大几个字是义士邵三清之墓。
小字能看清的不多,但联系上下文的话,可以看出是记叙了这位义士的生平,以及关于他击杀敌人的事迹。
陈阳站在那里久久不语,最后连着鞠了三躬,这才转身离开。
邵三清,这个名字他记住了。
回去的路上,孟翡有些不解的问道“你怎么看上去心情挺沉重的?”
“有吗?”
陈阳愣了一下,接着笑道“就是忽然在脑海中出现了那些道士们出山之后,跟鬼子厮杀的画面,觉得很佩服他们。”
“哦,那的确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孟翡点点头“我们那边也有烈士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