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 第293章 商业

第293章 商业(1/2)

    云栖寺被查,所有名下产业全部被充公,僧人被下狱一部分,大部分都被送去各处服役。

    被下狱的这部分也只会有领头的几人会丢了性命。

    刺杀朝廷命官,利用土地荼毒百姓敛财,这两项大罪名就足矣。

    偌大的云栖寺顷刻间就只剩下三十多名僧人和一些寺奴。

    萧宁和徐文俊下山的路上,萧宁就发现徐文俊心情不错,偶尔能开开玩笑了。

    “刺杀你的人马上会伏诛,确实值得高兴。”

    徐文俊却笑道。

    “并非此事,而是看到云栖寺如今剩下的僧人,这千年古寺终于有了佛门的样子,值得开心。”

    “而我纠结了好久需不需要救他们,现在才算想通,这件事我没做错。”

    萧宁哑然失笑。

    ......

    在山南府,自从酱油厂建立以后,如今做菜放酱油已经被大部分的百姓接受。

    酱油价格不高,提升味道效果又不错,实在是性价比太高,市面上甚至出现了酱油的仿制品。

    通达商行将酱油分级,精装、陈酿、散装,近乎垄断了整个酱油市场。

    以江南府和山南府为中心,酱油销售辐射了周边的各州府,销售量很是不错。

    甚至在京城也修建了一个酱油厂,可是不归楼一直没在京城开店,在京城炒菜还没普及到百姓家中,所以京城酱油销量比两府都不如。

    这也就是为何徐文信老是催促徐文俊在京城将不归楼开起来的原因。

    相比于酱油,不归酒在京城的销售那是火爆的很。

    高档的酒需要较强的消费力,京城自然是最适合的,如今不归酒基本已经垄断了市场上的高端酒类。

    不归酒的度数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酒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可是受限于人工,不归酒对于技术的保密性,就只能以徐氏族人为主力建立酿酒厂。

    通达商行铺的太大,徐氏族人如今实在有限,偌大的京城,酿酒厂都只建立了两处,酿造出来的不归酒是供不应求。

    按京城酿酒厂的族人的说法,如今的产量提高一倍也会被抢完。

    徐文俊还曾经交待过要提高不归酒口感,可惜酿酒厂的人也没空研究。

    在江南府和山南府就更不用说了,不归酒完全垄断高端酒的市场,还需要按量配送,你拿着银子想多买点不归酒也没货。

    酱油和不归酒是通达商行最大的现金流,但养殖场的收入也不容忽视,养殖场受限于和风险,发展的没那么迅速。

    毕竟这时代的养殖是以年为单位的,百姓的接受度还没彻底提起来。

    而通达商行的养殖场受限于规模,每年只能出栏肥猪有限。

    这还是徐文俊制定的大概半年,猪达到一百大几十斤就要宰杀,这才一年能出两次栏。

    养猪发展的最好的地方还是江南府,徐文俊的基本盘,其他地方,全民养猪的时代还需要几年的发展。

    而种植棉花的全民化,徐文俊联合四大布商在不计成本的尽力催熟。

    从去年年前一直到今年,四大布商努力在做着这件事。

    北方不少的地方都已经和当地衙门达成了收购协议,这事情还多亏了楚王在中间斡旋。

    萧宁知道圣上给徐文俊的任务是商业方面,眼见山南府的商业欣欣向荣,一步一步好转,心中由衷高兴。

    徐文俊任务完成的漂亮,必然会被圣上重用,不出意外会被调入京城负责商业这一块。

    再一个,通过徐文俊,楚王府参与的商业全部赚的盆满钵满,萧宁如今的身家已经在华朝排的上号,虽然这事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要不然他也没这实力在全华朝推行水泥路的修建。

    山南府的赋税在通达商行的各种商业介入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已经比以前的赋税翻了一倍不止。

    而徐文俊来了山南府就职后,知道达到圣上给出的要求要达到还不行,所以他才又推出了造纸厂和房地产计划。

    有这两项加持和今年下半年的棉花收获,达到圣上的要求就没问题了。

    造纸厂进入了正轨已经不需要操心,房地产也在进行中,水泥厂暂时供不应求,等待发展还需要后续的安排。

    徐文俊便将重心放在了种植棉花的事情上。

    棉花需要在四到五月种植,还有些时间,徐文俊也没闲下来。

    他介入山南府商会,将商会中的所有行业制定行业标准,让行业规范起来。

    徐文俊在商人中说话是极有分量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整顿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健康发展,想必今年这些方面也能为山南府增长不少商税。

    商会里的事情处理完,时间来到了四月,山南府各县开始了棉花的种植。

    之前已经通过各县衙门将工作安排了下去,由于造纸厂的成功,各县百姓对于徐文俊的安排非常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