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磊赶过来的时候喻子健甚至都还没排上号,徐志磊让喻子健继续排队,他联系了以前结交的医生朋友,先帮卢青挪了个床位,说是床位,也就是在一个病房里多加了一张行军床,但号还是要挂的,开药什么都要经过电脑系统,如果没挂号,就没办法给开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直折腾到下午,卢青才终于挂上了水。然而,众人对于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仍然一头雾水。由于还有许多检查尚未完成,目前只能进行基础的补水治疗。
就在这时,徐志磊说出了一句让大家都心头一紧的话:“很有可能是寄生虫。”
听到“寄生虫”这三个字,赵晓慧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早上杯子里那只白色的虫子,她的胃里不禁一阵翻涌,差点当场吐出来。一旁的钟广鑫见状,连忙将她紧紧地揽入怀中,轻声安慰道:“别怕,有我在呢。”
赵晓慧稍微定了定神,想起之前宋嘉身上的寄生虫,便问道:“是像之前宋嘉身上的那种寄生虫吗?”
钟广鑫点了点头,补充道:“宋嘉身上的那个脓包,甚至清创还有挤出虫子的照片,我们都发给徐志磊了,也不知道他看到了没有。”
徐志磊显然已经看到了那些照片,但对于具体情况,他也并不清楚。他皱起眉头,说道:“我那个朋友跟我说,就在这半个月里,像这样剧烈腹痛到脱水的患者数量大幅增长,而且很多都是被寄生虫感染的。不过,具体是什么虫,目前还没有定论。”
钟广鑫眉头紧紧皱起,一脸疑惑地问道:“没有定论是什么意思?是说很多人感染的虫源不一样,还是说现在发现的寄生虫并不是人类所知道的某一种呢?”
徐志磊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沉重地回答道:“我朋友没有跟我说得那么详细,他只是告诉我,如果确定是寄生虫感染的话,那我们可能需要做好一些心理准备。”
喻子健听到这里,突然间觉得脑子像是被人狠狠地敲了一下,一阵眩晕袭来,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直窜而上,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什么意思?做……做什么心理准备?”
徐志磊看着喻子健,沉默了片刻,然后才缓缓地说道:“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药物来治疗这种寄生虫感染。并不是说这个病有多难治,而是现有的大部分药物都已经被运送到福利院那边去了,医院里所剩的库存已经不多了。虽然上面已经发出了求援信息,但是其他省份的情况我们并不清楚,能够从上面调度下来多少药品,现在也还是个未知数。也就是说,卢青能不能撑到有药可用的时候,就要看他的运气了。”
福利院里目前收留的是自地震发生以来,所有年龄在十二岁以下且失去父母亲人的孩子们。这些孩子现在都由国家抚养,但由于失去亲人的孩子数量众多,而国家的资源本身就相当有限,因此能够保证他们的温饱,不让他们在寒冷中受冻、在饥饿中饿死,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更不用说去改善他们的卫生条件了,不仅是现在,就连过去很多福利院的条件也都不尽如人意。住在福利院的孩子们没有很好的条件能够喝到白开水,尤其是在这样炎热的夏天,许多孩子会直接饮用从水管里接出来的生水。
正因如此,这种寄生虫疾病首先在福利院爆发。毕竟这里有那么多小孩,他们可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啊!所以,国家毫不犹豫地将有限的药品在第一时间优先提供给了福利院,以保障这些孩子们的健康。
而且这种驱虫药的需求量一直都不高,主要是因为随着国人卫生习惯的不断改善,人们感染寄生虫的几率大大降低了。除了一些年纪稍大的人,他们小时候可能参加过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驱虫活动,吃过那种像糖球一样的驱虫药外,后来的人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类药物。
所以,当地震发生后,即使医药行业最先开始重建和复工复产,但生产的大多是各种消炎药和抗生素等常用药品。毕竟,这些药物在应对常见疾病时更为急需和实用。
然而,现在遇到了这种寄生虫的爆发,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要想生产针对这种寄生虫的特效药物,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足够的原材料和技术支持。而且,即使新的药品能够及时生产出来,那些已经感染的人是否能够坚持到药物问世,也是一个未知数。
徐志磊的这番话,无疑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死亡,有冻死的、饿死的,还有病死的。而这种寄生虫疾病,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未知的、没有针对性用药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因此失去生命。
这个事情对于赵晓慧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领域,如果她曾经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况,那么她绝对不可能毫无防备。当时,当她从私人基地前往目的地时,恰好赶上了气温逐渐升高、积雪开始融化的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蚊虫也开始大量涌现,尤其是在他们所处的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