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由于气温尚有些许凉意,尽管并非寒冷刺骨,但这样的气候条件恰好适宜,身着长袖长裤反倒稍显舒适。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气温竟然以每天一度的速度急剧攀升。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温度便从零度骤然升至二十多度,甚至逼近三十度!如此酷热的天气,使得衣物变得难以忍受,人们纷纷褪去长袖长裤,露出更多的肌肤。而这,恰好给了蚊子可乘之机,它们岂会放过这大快朵颐的机会,自然是逮着人便拼命吸血。
与此同时,温度的飞速上升也导致外面的积雪迅速融化。道路上处处都是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湿漉漉的坑洼,而他们身旁的河堤里,堆积了整整一个冬季的积雪也在短时间内化为了水。由于河堤的坡度设计,居住区的水流基本上都汇聚其中。幸运的是,这条河道修建得颇深,再加上先前就已疏通的下水道帮忙排水,雪水并未泛滥成灾。不过,由于之前道路就存在一些破损之处,且尚未及时修复,许多地方都变得坑坑洼洼。融化的雪水在这些凹陷处积聚,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滋生了大量的蚊虫。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有些人甚至恨恨的想着,干脆再热到六七十度,热死这些蚊子,反正现在这边太阳能供电,他们也不是没经历过昼伏夜出,总比现在被蚊子咬死却无计可施的好。
对于气温的攀升,人们只是一瞬的失望后,就恢复如常了,反正现在来看,气候估计也就这样了,就是不知道今年是又要热一整年,还是以后冷半年热半年的搞,反正这气候他们是不懂了,就这么冷着热着的过吧,只要有吃有喝有工作能赚钱过日子,怎么过不是过呢。
赵晓慧趁着钟广鑫他们上班的时候,和喻子健一起将楼顶的太阳能给清洗出来了,气温开始回暖的时候,徐志磊也去递交了求职报告,现在已经成功入职,在畜牧场做兽医,对着动物可比对着人要简单多了,而且心理压力也小,反正徐志磊自己租了一辆车,每天到点上下班的,工作也不忙,舒服的很,现在家里就剩赵晓慧和喻子健了。
就连隔壁的吴峥都找到了工作,进了机电厂,他有基础,虽然毕业后也没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但好歹学了几年的专业,至少基本设备学起来比毫无基础的人快多了,只不过每个月的工资比较少,一个月就一百二,算下来一天才四块钱,但包一餐饭,也就是守着设备运转,也不像搬砖干那么苦力,反正吴峥做了一段时间,对这个工作接受良好。
机电厂在信息楼还要前面一点,吴峥每天蹭他们的车子,到了信息楼就骑车去机电厂,他那边下班早,刚好可以在钟广鑫他们下班之前骑车到信息楼,然后再一起回来。
租车费用四个人就不太好算了,所以干脆一人每个月十五块,多的钱就买油,有剩的就攒着,攒到下个月继续用,他们虽然关系处的不错,但有些东西不能随便含糊了,哪怕都不是计较的人,算清楚一点,相互间处的也能更坦荡一些。
喻子健站在楼顶,连接着水管子往太阳能板上冲水,赵晓慧就在下面看着,有些地方喻子健的视线看不到,她就指一指,经过一个寒冬,太阳能板冻自然是没有冻坏,只不过积雪积压的久了,有些地方需要清洗一下,顺便检查一下线路。
喻子健在楼上清洗太阳能板的时候,看到他们后面的黄家也在安装太阳能板,便加快了清洗速度,然后将后续清场交给赵晓慧: \"我去后面问问,看他们太阳能是哪里买的。\"
赵晓慧点了点头,回应道:“去吧。”她心里想着,如果卢青他们也能买一套这样的设备,那夏天的时候就不用再那么节俭地使用电力了。毕竟,她家的用电量可不小,楼上楼下不仅养了兔子,还种了菜,这些都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能多一套这样的设备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喻子健离开后,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此时,赵晓慧已经将两家的楼顶都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正在一楼院子里冲洗地面。看到喻子健回来,她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怎么样?有没有问到是从哪里买的呀?”
喻子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回答道:“是个私人卖家,不要钱,只接受粮食交易。他们买了一套,发电机加上几块太阳能板就用了一千斤大米呢。”
赵晓慧仔细琢磨了一下当前的粮价情况,发现一块钱竟然能够在官网购买到两斤米,而且还是那种质量稍次一些的白米。如此换算下来,一套设备的价格相当于五百块钱。五百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于现在的工资水平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据她所知,目前稍微好一点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