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121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第121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2)

    “只要殿下高兴,一切好说。”

    “不过,老夫有个小事,还望您能成人之美。”

    朱标闻言,略感诧异。

    李善长现在的生活,连他都有些羡慕,实在想不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可刚得了人家的好处,直接拒绝的话,未免太伤和气。

    索性,决定先听一听再说。

    “韩国公既有难处,直说便可!”

    “能办到的,自然没问题......办不到的,也当尽力而为。”

    有了这个铺垫,李善长略感放心。

    在洪武年间,一些事情由朱标代为转达,比直接去和老朱说,会更稳妥。

    毕竟,这可是史上最有权势的太子之一。

    假如老朱立刻引咎退位,将大明江山交给他,估计也能干得不错,有明君风范。

    “殿下,实不相瞒。”

    “老夫的日子太过清闲,最近想到海上走走。”

    “主要是为了开拓眼界,见识下南洋各国的风土人情,顺便做点生意,给大明带回一些特产。”

    朱标一听,眉头紧锁。

    这个请求,可是有些难办。

    为巩固海岸防御,他爹去年就关闭一处市舶司,而今又想全面禁海,不许海上船只航行。

    虽未真正颁发诏令,贯彻落实,但苗头已然存在。

    一念至此,朱标开口劝道。

    “韩国公,您这是何必呢?”

    “我大明物产丰足,应有尽有,是上天赐予的沃土。”

    “何况,您年事已高,海面风浪湍急,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一旦有事,悔之晚矣!”

    “您可是我朝的股肱之臣,栋梁之才,不能有半分闪失。”

    “依晚辈之见,还是算了吧!”

    “若是觉得这里的房子太小,不够住的,我回去启奏父皇,给您盖一座豪华大院。”

    “要钱要地,看在您的功劳,也会再给些赏赐。”

    可惜,这些说辞,并不能动摇李善长的决心。

    海上航行,固然伴随着危险。

    可在危险中,往往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机遇。

    什么时候风险没了,机会也就不存在了。

    这片土地上的人,千百年来,就是因为物产丰足,衣食无忧,因此缺乏冒险精神,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生命短暂,他没空给每个人灌输这种想法,自己倒是愿意做一个先行者,睁眼看世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想到李太白的诗句,李善长莫名激动,豪情万丈!

    仿佛发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勇往直前,开启新的篇章!

    坚定了信念,他再度开口。

    “殿下,老夫过惯了平淡如水的日子。”

    “就想到外面闯荡一番,找寻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还望转告陛下,只要允许老夫出海,每年赚到的钱,至少奉送给皇家三十万两白银,且上不封顶!”

    听到这个数字,朱标小小的吃了一惊。

    做个生意,能赚这么多?

    而且,此事只需要父皇点个头就行,不用付出什么成本,和白捡钱一样。

    回去说说,兴许有几分把握......

    “好,本太子答应了!”

    “可有言在先,到了父皇面前,我只负责传达。”

    “父皇能否允许,得看他的意思。”

    李善长连忙点头,只要朱标肯帮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交给运气。

    “时候不早,本太子该启程了!”

    这一顿,吃得朱标酒足饭饱,相当满意。

    临走,又挑选了几名手艺不错的庖厨,一并带回京城。

    ......

    两天后,南书房内。

    朱元璋正生着闷气,愤怒之下,砸碎了不少古董花瓶。

    原因无他......

    由马皇后出面安抚,之前那些称病告假的官员,已经陆续回归岗位。

    但仍有少数死硬派份子,拒不上朝。

    比如,那位青田先生,刘伯温。

    人家铁了心要辞官归隐,一整个油盐不进,决心装病到底。

    “娘的,咱还是太仁慈了!”

    “就该把他们抓进大狱,狠狠收拾一顿!”

    朱元璋骂了几句,越想越气。

    自己堂堂一个皇帝,在臣子中,还没马皇后说话好使。

    虽然,夫妻俩恩爱如故,伉俪情深,属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典范了。

    但让女人出面平事,也太丢脸了。

    堂堂七尺男儿,尊严何在?

    这几天,老朱一直很郁闷,可他又没有办法,将郁闷的缘由公之于众。

    因为,那样更没面子!

    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