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114章 冬日火锅,日常生活!

第114章 冬日火锅,日常生活!(1/2)

    对李善长而言,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有了罗贯中的加盟,还愁赚不到钱吗?

    虽然眼下没啥名气,但是个绝对的潜力股。

    眼珠一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生怕即将到手的人才跑了。

    “这个好说,老夫正求之不得呢!”

    “来!为了接下来的合作,我们再干一杯!”

    说着,两人谈笑风生,把酒言欢。

    与此同时,李善长笑着问道。

    “贤弟要写书,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思路吗?”

    “题材方面,考虑的如何?”

    罗贯中放下酒杯,端正身姿,依言作答。

    “先生的《三国演义》珠玉在前,这方面在下是不想了。”

    “不过,思路倒还是有的,最近打算写一本《三遂平妖传》,权当打发时间,以作消遣。”

    李善长听罢,沉思良久。

    这本书,他的确有所耳闻。

    同样出自罗贯中之手,虽没有《三国演义》的知名度,但也开创了神魔小说的先河。

    并给了后来的《西游释厄传》一些启发。

    可李善长素来以赚钱为主,要写书的话,自然要选择那些受众广泛,有商业价值的作品。

    思索片刻,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依我看,贤弟应该把心思用在仙侠小说上。”

    “凭你的文笔,兴许能一举成名。”

    罗贯中闻言,饶有兴致的问道。

    “仙侠为何物,我还从未听说过。”

    “该从何处着手为好?”

    不得已,李善长只好临场上阵,当起了解说员。

    一番口若悬河,将修仙小说的核心要素,等级划分等娓娓道来。

    给罗贯中听得云里雾里,大受震撼。

    小说中,竟还存在这样的流派,令他耳目一新,满怀期待。

    生怕记不住,特地取出纸笔,边听边写。

    等李善长介绍完修仙体系,已是时至傍晚,日暮西山。

    罗贯中自知不便久留,便准备起身告辞。

    “贤弟远来,如今在哪里下榻?”

    毕竟是要合作共赢的,李善长自然要表示关心,嘘寒问暖。

    罗贯中也不隐瞒,一五一十的说。

    “在下初来乍到,对定远县并不熟悉。”

    “尚未购置房屋,只在城中的悦来客栈暂住。”

    李善长一听,立即眉开眼笑,这可是送顺水人情的好机会。

    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些许小事,何必贤弟费心?”

    “你的衣食住行,一切包在老夫身上,只管安心创作便好。”

    无功受禄,罗贯中感激不尽。

    只得做出保证,会用心写书,绝不辜负期望。

    很快,李善长叫来管家,将他带下去安排住处,并吩咐要好生款待......

    “爹,我回来了!”

    这边的事情刚一结束,此前到京城出差的李芳打马而归。

    刚进门,就瘫坐到椅子上,显得六神无主。

    过了好一会儿,李善长开口问道。

    “怎么了?”

    “看你这模样,像是受了惊吓。”

    “难道说,皇帝又搞什么大动作了?”

    李芳迅速整理思绪,把在京城的见闻,详细的说了一遍。

    “爹,您是不知道啊!”

    “咱大明的皇帝太狠了,简直杀人不眨眼!”

    “最近,一怒之下处死了几十位在朝官员,全部由贪污罪引起的。”

    “这还没算株连的臣工家眷,以及打上烙印,刺配远方的,总数多达几百人呢!”

    “我从午门外路过时,都还能闻到血腥味儿。”

    李善长闻言,只是司空见惯的点了下头。

    这种事情,放在洪武年间,实在稀松平常,不值一提。

    等到胡惟庸、蓝玉两宗大案爆发,那才叫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呢!

    真可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甭管是否有牵连,被锦衣卫盯上了,不死也得脱层皮。

    谁让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了最难伺候的皇帝。

    这可不是胡说八道,两千年封建王朝,论起阴险毒辣的君王,老朱至少能排前三。

    做了大明的官,事多钱少不说,还随时有生命危险。

    看到儿子脸色不好,李善长不由得笑了。

    “所以啊,我才早早的把官辞了,回家养老来。”

    “不愿与他们在一口锅里搅和,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你也得小心点,保命为上。”

    得了老爹的言传身教,李芳表示谨记,再不惹事生非。

    但同时,心中仍有疑惑。

    “爹,眼下开国才短短几年,皇帝就拿往日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