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的大致内容,还是就中苏订单谈定,项目转让引进等各种细节,做了详细规划。
有着罗曼诺夫做和事佬,弗拉基米罗夫已同意部分中苏订单,会在河市谈定,去北交会落实。
这次会议,能参与到其中的,只有三省科长级代表,大家各抒己见,聊得还算是融洽。
会议结束后,孙向前则邀请弗拉基米罗夫去饭店就餐,商谈合作细节,其中有中苏记者陪同。
临时办公室内,北三省外贸局赴河市的统计,财务,后勤全都聚集在一起,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忙的连口水都喝不上。
两国间贸易,尤其是在这种大量数据运作下,在没有电脑的年代,需要的人工,堪比海量...
相比较这些内勤部门,业务处的代表可就轻松了太多,每天不是拉着苏国人忽悠订单,就是拉着苏国人拼酒,虽然也很忙,但至少不用每时每刻面对枯燥的数据。
不过,有了孙向前的战前动员和树立标杆,三省的各个业务代表们,开始了良性竞争,都想正当对苏贸易第一人...
在这种情况下,代表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问候就是,你谈订单了吗,谈多少订单啊,然后渐渐演变成:
啥玩意,订单还没我多,小趴菜啊~
啥玩意,订单比我多,来...你教教我咋谈的呗?
啥玩意,订单又爆了,我们不跟奇葩一起玩,滚开~
两国口岸打开,获利的并不只是一方,
北三省的代表,苦等对苏贸易打通,打算赚取老毛子的卢布,那老毛子又何尝不是等着贸易打通,来赚华夏的钞票?
华夏代表们内部自行攀比,苏国代表们每日也会整理订单排行,评选出优秀的业务代表,双方彻底较上劲了。
时间转瞬,3月匆匆过,时间来到了4月初。
随着半个月的不断交锋,北三省的代表和苏国代表们,也算是彼此了解对方了,都把对方的老底掏空了...
华夏这边,北三省连同最初的16亿卢布订单,加上后续各种意向订单,最终截止到4月2号这天,一共约31.4亿卢布。
这31.4亿卢布订单,大多数都是易货贸易,真正涉及到外汇现钞的,也就2.4亿卢布,
但即便是这样,当这些意向订单打包,上报到进出口总局和经贸部时,也让一众高层大跌眼镜。
先有访苏团30亿订单,这还没开始北交会呢,就又搞出31.4亿,老毛子还是有钱,还得掏啊...
但有了访苏时的前车之鉴,上级并未再派一些搅屎棍抵达河市,
只是加大了滨海第一届北交会的入场名额,近乎对小半个苏国开放。
会议室内,孙向前,李丰田,郑天放几人正在组织内部会议,参加的代表皆为各部门科长级代表。
会议开始时,隗天华将北三省业务代表,这大半个月以来的工作,做了梳理,
将十四个小组的订单,做了一个粗略的排名。
第一小组,江省外贸局第三科室和林省外贸局第七科室,累计意向对苏订单6.42亿卢布。
第二小组,江省外贸局第一科室和宁省外贸局第三科室,累计意向对苏订单4.35亿卢布。
第三小组,江省外贸局第八科室和林省外贸局第六科室,累计意向对苏订单2.43亿卢布。
第四小组,第五小组....
三省外贸局,28个总科室,两两科室一组,排列了第一名到第十四名。
这第一名的组合,自然是李华麟和黄翠芬这一组,
二人一个会忽悠,一个先天喝酒圣体,这俩人的组合简直就是所向披靡,
喝的一众对苏代表,看到北三省代表时,坚决不提喝酒二字,
愣是把做生意时先拼酒的优良传统,给硬生生憋了回去。
这第二名的组合,则是冯玉刚和李向东这一组,
二人搭档默契,在拼酒方面比不上黄翠芬,
但在忽悠方面,要强于李华麟,以一个多亿的订单劣势,屈居第二名。
这第三名的组合,竟然是张晓蕊和崔健宇的搭档,
这二人一个是新提干的第八科室副科长,一个是林省最平平无奇的第六科室科长,
二人竟然一骑当先,把郭友军和吴二才的组合给甩在了后面,坐拥第三名,可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不过嘛,在订单没在北交会上,具体落实之前,再多的意向订单,都有可能是煮熟的鸭子~
会议上,三省外贸局的局长,给订单前三组合,颁布了最佳合作的奖状,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4月8日,逗留在河市的北三省代表,和一直停留的苏国代表团,动身前往滨海。
为此,尘封了大半年的东苏零一号再次启动,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