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27章 顶级的外交官

第227章 顶级的外交官(3/4)

外混乱。

    印度代表拉梅什·辛格表示,可以由印度牵头成立国际技术委员会,来避免美苏双方影响到委员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当天会议结束后的联合国新闻室,挤满了记者,镁光灯此起彼伏。

    由联合国方面召开新闻发布会,试图平息争议。

    费多连科:“女士们,先生们,宇宙250号是一颗用于科学研究的卫星,因意外故障失控。

    苏俄方面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已通知联合国和枫叶国,并将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冷静对待,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随后戈德伯格发言:“我们已和苏俄方面沟通,确保其提供卫星完整数据,由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对坠落地点进行计算,确保核动力卫星的坠落能被提前预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在卫星坠落后,我们会启动晨光行动,来清除其带来的核辐射。”

    费多连科纠正道:“是可能的核辐射。”

    戈德伯格直言:“抱歉,就是核辐射。”

    当其他国家提出要公开技术接受监督之后,美苏双方迅速达成一致,苏俄方面提供核动力卫星的完整参数,阿美莉卡方面则负责对坠落地点进行预测。

    其他国家的意见不值得一提。

    苏俄的阴影蔓延是如此之久,久到六十年后,大毛闪电战打成了烂泥角力的烂仗,还有人鼓吹所谓上三常。

    发布会后,全球媒体掀起热议。

    《华盛顿邮报》头条称:“苏俄核卫星威胁北美”。

    《真理报》反驳:“阿美莉卡借事故抹黑苏俄科技”。

    林燃又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枫叶国和阿美莉卡民众都在期待着林燃给出的坠落位置。

    位于亨茨维尔市的红石基地,现在应该叫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巨大的IBM System 360计算机集群占据了大半个房间,要知道这个房间可不是一般的房间。

    计算机集群概念已经深刻贯彻到IBM的计算机设计中。

    (IBM System 360)

    这是最新版的System 360,和1964年发布的首版比起来,这款IBM大型机除了支持动态资源响应外,还引入了高速缓存存储器,使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比之前强了12倍。

    机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穿孔卡片堆积如山,技术员们忙碌地输入数据。

    IBM的技术工程师们也来到了现场,他们今天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证明最新款的System 360在计算能力上比教授更强。

    计算机的优势就在于计算能力,结果每次在关键的瞬时计算上,比不过教授也就算了,在大量数据的轨道计算上,发展这么多年,总得比过吧?

    对IBM来说,要是能够在计算上正面战胜林燃,这也算是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了,放华尔街,那更是能极大程度提振IBM的股票。

    林燃和NASA的轨道力学专家们、IBM的工程师们都在等着华盛顿送来的具体数据。

    数据一到,双方就会正式开始计算工作。

    近两周的大气阻性和太阳活动数据已经记录在了黑板上。

    先到的是电报,苏俄提供的数据包括倾角65°,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00公里,发射时间1966年9月18日。

    这是简易数据。

    完整数据则由专机送达。

    数据到之后,工程师们将苏俄数据与NORAD的SPADATS空间探测与跟踪系统观测结合,输入计算机。

    IBM的工程师们盯着打印机吐出的结果。

    汤普森汇报道:“初步计算显示,卫星的轨道正在快速衰减。预计再入时间在6月15日左右,误差正负值在24小时。”

    NASA的轨道力学专家,福斯特皱眉,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他用红色粉笔画出一个宽广的区域,从太平洋一直到北美大陆。

    福斯特:“大气密度模型是关键。

    这个模型还不够精确,我们需要假设最坏情况。

    汤普森,调整拖曳系数,考虑卫星的横截面积和质量。”

    他们连夜工作,重新引入了Jacchia大气模型,对高空大气密度进行估算。

    哪怕是最新的System 360,计算一次轨道衰减也需要2小时,这还是建立在IBM工程师就守在现场,一出现问题,立马排查修复的基础上。

    而林燃的答案早已写在一封薄薄的信里,放在桌子上,他已经去忙自己的工作了。

    林燃只在自己办公室里花了半天时间就给出了答案。

    当他走进这间充斥着机器嗡嗡声的房间,把答案放在桌子上的时候,IBM的工程师们都感到了强烈的挫败感。

    人家就只要半天,他们哼哧哼哧干半天,一问精度,五千公里,正负一天。

    IBM工程师团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