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阿波罗科技的主播轻声道:“奔月号成功分离!我们宇航员迈出登月关键一步。”
这种风格颇受诟病,觉得没有激情。
毕竟不少观众就爱看大喊大叫风格的直播。
登月舱里,奥尔德林已经在闭目养神,准备迎接最后时刻的到来。
林燃则全力以赴保持专注,准备进行姿态调整。
林燃操作RCS推进器,稳定登月舱姿态,防止翻滚。
速率已清零,开始偏航。
林燃监控雷达,确认与指令舱的距离。
从距离10米开始稳定稳定增加。
韦旭航则在指令舱内执行偏航机动,使指令舱绕登月舱旋转,检查外观。
他报告:“着陆雷达天线正常,推进器喷口无损伤。”
林燃回应:“收到,我们出发了!”
韦旭航内心出现一丝羡慕,不过羡慕的情绪很快被期待取代。
他很清楚,作为这次参与登月三人组之一,按照林燃的宏伟规划,和一年登月展现出来的能力,他早晚要一天能够亲自到月球上去执行任务。
GET 100:13:30,林燃说:“巴兹,月球就在我们脚下!”
奥尔德林笑着回答道:“可不是,照片和视频哪有这气势!
教授,我怎么也想不到,最后我能有幸和你一起登月!”
分离后,登月舱进入独立飞行模式,准备降轨点火。
韦旭航则继续在轨道上监控,为后续交会提供支持。
GET 100:20:32,文昌控制中心发送DOI预定动作数据:“TIG 101:36:14.07,Delta-V x -75.8,y 0,z +9.8 fps,轨道57.2 x 8.5海里,姿态Roll 0°,Pitbsp;293°,燃烧时间30秒。”
林燃记录数据,输入导航计算机:“数据已录入,姿态校准中。”
随后检查降落引擎DPS:“引擎状态正常,燃料压力稳定,推力9800磅。”
他确认推进系统矢量控制TVC:“TVC校准完成,随时点火。”
韦旭航从指令舱发送辅助数据:“登月舱,CSM轨道同步,DOI后预计轨道105.9 x 15.7公里。”
林燃回应:“收到,感谢支持。”
GET 101:35:00,飞船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中断。
控制中心屏幕显示“LOS”,工程师们紧张等待,预计GET 102:16:25重新获取信号。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着主播的解说:“登月舱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中断!DOI燃烧即将在无人监控下进行,这是这次阿波罗登月的紧张时刻!”
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
“一定要顺利完成!”
“祈祷.jpg”
b站紧急推出的登月顺利表情,一块钱发一个,在屏幕上铺满了。
登月舱内,奥尔德林说道:“教授,你训练了无数次,相信自己。”
林燃问:“这个操作我最多就训练了一周时间吧?”
奥尔德林解释道:“教授,在我心里,你训练一周等于别人训练无数次。”
GET 101:36:14.07,降落引擎准时点火。
引擎喷出炽热火焰,舱体轻微震动,推力将宇航员压向座椅,约0.3G加速度。
林燃紧盯Delta-V计数器:“Delta-V 30 fps…50 fps…”
他注视速度变化,确保燃烧按计划进行。
同时也在FDAI:“姿态稳定,Roll 0°,Pitbsp;293°。”
他默数秒数,准备在29.8秒关闭引擎。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独自监控指令舱系统,暗想:“tmd教授肯定不紧张,我怎么感觉我比登月舱上的人还要更紧张呢!”
燃烧持续29.8秒,引擎自动关闭,震动消失,宇航员恢复失重。
林燃确认:“引擎关闭,Delta-V 76.4 fps。”
然后输入数据,计算机显示新轨道:“近月点15.7公里,远月点105.9公里。”
林燃松了一口气。
此时已经进入低月球轨道。
GET 102:16:25,登月舱从月球背面转出,重新获取信号。
林燃报告:“文昌控制中心,DOI成功,轨道105.9 x 15.7公里,残差已清零。”
控制中心爆发出掌声,控制中心回应:“登月舱,干得漂亮!准备PDI。”
PDI也就是动力下降过程,刚才完成的是从绕月轨道进入到低月球轨道。
执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