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74章 什么光速!

第174章 什么光速!(4/5)

    经过三次调整,不平衡量降至0.08克毫米。

    林燃:“合格!每个叶轮都要这样校准。”

    一旁的张小强内心感叹:“教授这也未免太精通了吧?

    这么老的设备也能用得这么精准。”

    张小强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开始就知道,林燃精通阿波罗登月。

    随着过去一个月时间的合作,林燃的精通和他以为的精通压根就不是一码事。

    张小强知道林燃在阿美莉卡留学,知道对方是阿波罗登月的狂热爱好者。

    他以为的精通,充其量是找到了一些外界查不到的资料,知道一些外界不知道的技术秘辛。

    仅此而已了。

    无非是在研发过程中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但该要的测试,该做的尝试,该让工程师尝试着找到办法达到目的,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

    说是复刻,更准确说应该是复刻式研发。

    你顶多开了部分地图,然后再部分地图的基础上再去做探索。

    而研发本身就像是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试错,复刻最多试错少一些。

    哪怕现在的阿美莉卡想要复刻阿波罗登月,想要再造F-1发动机,也得把两千多次的燃烧不稳定性测试给做了。

    起码花个七八年。

    加上其他环节,反复测试验证。

    所以,阿美莉卡不重启阿波罗登月,史密斯专员们要大捞特捞是一回事,复刻本身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张小强在和林燃合作前的认知。

    但在合作之后,他的认知完全被颠覆了。

    林燃的表现与其说是精通,不如说每一个细节,他都了如指掌。

    一般写在报告上就一句话,实际上底层原理可能是花了上千个小时才摸索出来的。

    林燃的所谓精通,具体到每一步要怎么做,都在现场掰开了揉碎了告诉六院的工程师们。

    搞得张小强有点怀疑人生,要不是对方才24岁,但凡年纪大一点,他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参与过F-1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了。

    J-2喷射器制造在另一车间进行。

    林燃检查同轴喷孔加工,316不锈钢喷射器主体固定在车床上。

    林燃强调道:“同心度偏差不能超0.01毫米,用千分尺逐孔检查。”

    “是,教授,我已经检查了10个喷孔,都合格。”

    林燃拿起一个铜合金喷嘴,检查表面。

    林燃:“喷嘴粗糙度Ra 0.2微米,很好。

    继续保持。”

    J-2燃烧室钎焊在另一真空炉进行,540根316不锈钢管排列整齐。

    林燃:“钎焊温度1050-1070℃,升温速率每分钟3℃,保持25分钟。”

    “炉内压力已达10^-6托,程序运行正常。”

    钎焊完成后,燃烧室管壁光滑,超声波检测确认无缺陷。

    林燃:“完美!这批燃烧室可以进入组装。”

    液氢涡轮泵制造在低温实验室进行。

    林燃指导团队测试迷宫式密封。

    林燃:“在-253℃液氮中运行泵体10分钟,检查密封性。”

    “无泄漏,轴承温度稳定。”

    林燃:“很好,轴承用液氢冷却,确保不冻结。”

    组装大厅里,F-1和J-2发动机的部件整齐摆放。林燃监督组装,指导螺栓扭矩和密封垫片安装。

    林燃:“F-1喷射器板与燃烧室连接,螺栓扭矩50牛米,垫片无损伤。”

    “是,教授,我会逐个检查。”

    J-2组装中,林燃发现一个液氢管道接头偏差。

    林燃:“这个接头偏差0.05毫米,需重新对齐,否则可能泄漏。”

    团队迅速调整,完成组装。所有部件经过X射线、超声波和染料渗透检测,确保无缺陷。

    测试场内,F-1发动机固定在测试架上,控制室屏幕显示实时数据。

    林燃:“150秒静态点火,监控推力、比冲、压力。”

    张小强亲自担任本次的测试指挥官:“倒计时10秒!3、2、1,点火!”

    火焰喷涌,推力达6770千牛,相当于152.2万磅,比冲263秒,压力70巴。

    负责监控数据的工程师兴奋道:“数据稳定,无振荡!”

    林燃:“对比阿波罗11号数据,性能完全一致。”

    随后,J-2发动机的测试也顺利进行。

    液氢系统的密封性完美,燃烧效率达到预期。

    J-2在真空室测试,推力1033千牛,比冲421秒,三次点火正常。

    “质量1790千克,与原始1788千克偏差仅0.1%。”

    张小强补充道:“我们对比了土星五号的数据,F-1和J-2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