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念多重要了。”麻姑看他是真心悔改,就又教他。这回后生可认真了,跟着麻姑学了好些年,最后也成了个小仙,专门在人间帮着老百姓抓抓小偷、治治小病。
麻姑呢,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着献寿,忙着救人。有一回献寿回来,路过一片大海,就见着海水翻涌,原来是海里的蛟龙在打架。麻姑叹了口气:“这一打架,又得多少生灵涂炭。”于是乎,麻姑站在云端,念了段口诀,海水就慢慢平静下来。那两条蛟龙见着麻姑,赶紧过来行礼,说:“仙姑勿怪,我俩一时没忍住,动了肝火。”麻姑说:“你们在这海里,管着一方水土,可得好好的,别闹得海不宁,民不安。”蛟龙连连点头,打这以后,那片海就再也没闹过事儿,风平浪静的,渔民们都过得顺顺当当。
要说麻姑献寿里最有意思的一回,还得是有一年蟠桃会,麻姑想整点新花样。她琢磨了好久,决定用天上的彩云和人间的露水做一幅寿图。麻姑先是去收集露水,每一滴露水都得是清晨沾着花瓣的,她跑了九十九座山,采了九十九种花瓣上的露水。然后又去天上的彩云河,取了七彩的云丝。回来以后,麻姑坐在仙石上,拿露水调和云丝,一针一线地绣起来。这一绣就是七七四十九天,等绣成了,那幅寿图漂亮得没法说,上面有青山绿水,有百鸟朝凤,还有各种仙花仙草,活灵活现的。
献寿的时候,王母娘娘见了这寿图,高兴得不得了,直夸麻姑心灵手巧。各路神仙也都围过来看,一个个儿赞不绝口。打这以后,麻姑的巧思就更出名了,大家都知道,这麻姑啊,不只会治病救人、降妖除魔,还心灵手巧,能做出天底下最妙的寿礼。
麻姑自己呢,还是那么谦虚,她说:“我做这些,不过是想着让王母娘娘高兴,让人间天上都多些喜庆。”你说这麻姑是不是招人喜欢?
再往后说,元朝有个书生,叫李义。这李义打小就听麻姑的故事,对麻姑那是崇敬得不得了。有一回,李义进京赶考,走到半道上,碰着个老太太晕倒在路边。李义赶紧把老太太扶到边上的破庙里,又去弄了点水来。老太太醒了,看着李义,说:“后生啊,你可是个好人,我也没啥能报答你的,就跟你说个地儿,离这儿十里地,有个山洞,里头有本好书,你去取了,日后有用。”李义半信半疑,可还是去了,果然找着个山洞,山洞里有本破书,李义翻开一瞧,都是些治国安邦的道理,还有些修身养性的法子。李义如获至宝,天天捧着读。
后来啊,李义进京赶考,考题正好是书上写的内容,李义答得那叫一个顺溜,一下就中了状元。李义心里明白,这准是麻姑仙姑在帮他呢,因为那老太太越想越像麻姑变的。后来李义做了官,一直记着麻姑的好,也学着麻姑,能帮人就帮人,成了个清官,老百姓都夸他。
你瞧,这麻姑献寿的故事啊,就这么连着人间天上,连着善念善行,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每一回讲,都有新的滋味,每一回听,都觉着心里头暖烘烘的。咱呐,也盼着这份善念能一直传下去,就像麻姑献的寿那样,长长久久,永不停息。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