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016续

016续(3/11)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班牙王国再也未能恢复对阿卡普尔科的控制。这场战役后,银钞同盟的电磁防御体系威名远播,欧洲各国的私掠船都绕着阿卡普尔科湾航行,渔民们则称这片海域为"银焰禁区",只有银钞同盟的船只,能凭142.1赫兹的信号安全通过。

    赵莽在给银钞同盟议会的报告中写道:"线圈阵的真正威力,不在毁灭,而在警示。火焰中的'0'不是结束,而是新秩序的开始——在这个秩序里,技术用于守护而非掠夺,文明用于共生而非征服,就像火星运河的水,滋养万物而不占有。"

    如今,阿卡普尔科湾的海底仍能找到当年的沉船残骸,潜水者会看到铜皮船壳上残留的电弧灼痕,形状隐约是个巨大的"0"。而炼银厂的线圈阵仍在运转,每当暴雨来临,电弧依旧会在海面跳跃,像在提醒所有靠近者:有些规律不可违背,有些底线不可触碰,有些数字——比如"0"——是贪婪者永远的终点。

    赵莽最后一次眺望海湾时,夕阳正将海面染成银色,远处的浪花里仿佛又浮现出幽灵船的帆影。他知道,火焰中的"0"与银帆的跨时空呼应,诉说的不是复仇的快感,而是宇宙的公平:技术的力量越大,使用者的责任就越重;对规律的理解越深,就越懂得敬畏与克制。而那道在海面上跳动的电弧,不过是这种理解最耀眼的证明。

    星途实战

    阿卡普尔科湾的爆炸声震碎晨雾时,赵莽怀中的玉玺突然与线圈阵产生剧烈共振。12组汞镜线圈的电弧在空中交织成蓝色光网,竟投射出幅立体的星图——地球与火星像两颗明亮的银珠悬浮在海湾上空,小行星带的密布碎石间,条闪烁的通道被银币反射的380赫兹频率照亮,这种"工业电力+星际导航"的实战结合,让激战中的银钞同盟突然明白:这场防御战,实则是星际探索的预演。

    "是能量共振激活了星图投影。"老陈用频谱仪对准光网,线圈的142.1赫兹电流与玉玺光带的5倍增强能量形成驻波,其波节位置恰好对应太阳系的行星坐标。最关键的是,星图中所有天体的相对位置,与《崇祯历书》最新观测数据的偏差仅0.3角秒,比当时任何星图都精确——在生死存亡的激战中,人类首次看到了跨越亿万公里的安全航线。

    小行星带的安全通道标注暗藏玄机。380赫兹的频率(142.1的2.7倍)是银币反射的最佳频率,能穿透小行星带的尘埃;通道的宽度(380万公里)恰好是地球直径的30倍,足够容纳大型船队航行;其起点(火星的"德摩斯港")与终点(地球的阿卡普尔科湾),通过12组线圈的电弧连成直线,像用地球的电力在宇宙中画了条航线。

    西班牙舰队的毁灭成了航线的首个注脚。他们燃烧的船骸在海湾中形成的残骸带,其分布竟与小行星带的危险区域高度相似,而幽灵船的银帆此时正沿着"安全通道"的投影方向航行,像在示范如何避开危险。赵莽忽然明白,这场战斗的每处细节,都在被某种力量用来演示星际航行的规则——毁灭与生存,不过是对规则遵守与否的结果。

    玛雅祭司伊察在星图中认出了祖先的智慧。光网投射的火星表面,有处标记与玛雅石刻的"羽蛇神着陆点"完全吻合,其坐标换算成线圈参数,正是3号线圈(防御枢纽)的设置值。伊察说:"祖辈们画的不是神话,是星际地图,只是我们直到今天才看懂。"

    实战中的紧急应用验证了星图的价值。当艘西班牙纵火船突破防线冲向炼银厂,赵莽立即按星图中"躲避小行星"的轨迹调整3号线圈的电流,电弧瞬间形成道弯曲的屏障,将纵火船引向礁石区——这种"按星图指挥防御"的操作,证明星际导航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地球战场,宇宙的规律具有普适性。

    星图的投影持续时间恰为战斗全程(4.5小时),与玉玺储存的金星中继能量耗尽时间完全一致。当最后缕光带消失,海湾已恢复平静,留下的星图印记却深深烙在幸存者的记忆中。银钞同盟的航海长立刻按记忆绘制了首份"地火航线图",其中380赫兹的安全频率被标注为"银帆通道"。

    实验证明380赫兹频率的特殊意义。用该频率照射小行星带的陨石样本(从幽灵船残骸中获取),其反射信号强度比其他频率高42%,能在尘埃中保持稳定通信;而西班牙人使用的普通频率(500赫兹),信号衰减率达80%——这种差异解释了为何幽灵船能在危险海域航行,而普通船只屡屡失事。

    赵莽将这种发现总结为"战场即考场"。炼银厂的防御战,本质是外星文明对地球文明的"星际资格考试":能否理解电力与星图的关联,能否在实战中应用宇宙规律,能否区分毁灭与生存的边界。银钞同盟通过了考试,而西班牙人成了失败的案例,这种筛选机制,与星图中"安全通道"和"危险区域"的划分如出一辙。

    银钞同盟的矿工们开始主动学习星图知识。他们发现线圈的维护参数与星图的轨道参数可以互换,比如调整线圈匝数(对应火星自转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