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环放下来!\"他突然喊道,伸手去按赤道环。可手指刚碰到铜面,就被股力道弹开,虎口火辣辣地疼。那环转得越来越快,悬得也越来越高,银线里的黑粉开始冒烟,发出\"滋滋\"的声响。
浑天仪周围的铁器都开始不安分了。墙角的铁锨自己站了起来,王敬之腰间的铁牌\"铛\"地撞在木架上,连赵崇渊靴底的铁掌都在发烫,像要烧起来。
\"拿狗血来!\"老监生突然喊道,他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狗血能破妖术。两个后生飞奔出去,不多时端着盆狗血回来,腥气冲天。
赵崇渊接过盆,猛地泼向悬空的赤道环。狗血在半空被弹成了雾,溅在众人脸上,却连半点都没沾到铜环上。那环反而转得更快了,发出的嗡鸣声里,竟隐约夹杂着孩童的笑声。
\"不好......\"赵崇渊的心沉了下去。他看见环内侧的银线开始发红,像烧红的铁丝。残卷上说,这种\"反磁力\"要是太盛,会\"引天雷劈地脉\",当年云南的吸铁石矿就炸过回,死了上百人。
他突然想起底座的暗格。虽然玉佩不见了,但那里的凹槽形状,刚好能卡住枚铜钱。他摸出腰间的万历通宝,塞进凹槽里——铜钱是黄铜铸的,里面掺了铅,或许能压住磁力。
铜钱刚嵌进去,浑天仪突然发出声刺耳的尖啸,悬空的赤道环\"哐当\"落回底座,激起的气浪掀翻了灯笼。黑暗中,所有人都听见\"咔嚓\"声,像是有什么东西碎了。
等重新点上灯,赵崇渊发现赤道环内侧的银线断了好几根,黑色粉末撒了出来,在地上聚成个北斗的形状。更奇怪的是,那枚万历通宝竟嵌进了底座,拿都拿不出来,边缘还泛着青黑色的锈。
\"大人,您看这个。\"王敬之捡起块碎银线,递过来时手指在抖,\"这上面有字。\"
赵崇渊接过用灯照,银线断口处竟刻着极小的字,是阿拉伯文,混着两个汉字:\"星轨\"。
他突然明白,这浑天仪根本不是观测星象的仪器,是条藏在铜皮下的轨道。那些银线里的黑粉是特制的磁石,能让整个仪器按星轨的轨迹自己转动,而那-1.05x10??的抗磁系数,就是让它悬空运行的关键。
西洋人造这东西,不是为了敬天,是为了......模仿天。
秋雨还在下,打在浑天仪上发出\"嗒嗒\"声。赵崇渊看着嵌在底座上的铜钱,突然想起七日前沉入裂缝时,摸到的不是玉佩,是块冰凉的金属,上面刻着排细密的齿轮。
原来那第八星,不是天上的星,是藏在浑天仪里的机关。
\"把它锁进秘库。\"他突然说,声音疲惫得像要散架,\"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碰。\"
王敬之想说什么,却被他眼神里的决绝堵了回去。赵崇渊知道,这秘密一旦传出去,不仅是钦天监,整个大明朝都会掀起血雨腥风——有人会想利用这磁悬浮的轨道造\"会自己动的兵器\",有人会说这是\"天意要变\",更别提那些惦记着浑天仪里秘密的东厂太监。
锁库门时,赵崇渊回头看了眼那座青铜巨兽。雨水顺着它的轮廓往下流,像在流泪。他突然想起师父说的话:\"天上的星轨,地上的人心,都是看得见却摸不透的东西。\"
秘库的门\"吱呀\"关上,落锁的声音在雨夜里格外清晰。王敬之捧着那枚刻着\"天枢\"的铜珠,看着赵崇渊胸口渗血的官袍,突然觉得这雨,怕是要下很久了。
而他们都不知道,在浑天仪底座的暗格里,那枚嵌进去的万历通宝,正慢慢变热,边缘的铜锈顺着裂缝往里渗,像滴在伤口上的血。
浑天仪秘史:万历星轨密码
第2章 惊世发现(续)
秘库的木门刚落锁,赵崇渊就拽着王敬之往观星台跑。雨丝打在脸上生疼,他却觉得胸口的伤都在发烫——磁悬浮轨道的事还没消化,星图坐标又像道惊雷在脑子里炸开。
观星台的铜制象限仪上还沾着雨水,赵崇渊推开拦着的木栏,直接踩在冰凉的刻度盘上。王敬之捧着盏马灯跟在后面,灯光在湿漉漉的铜面上晃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银子。
“把永乐年的《回回历法》取来。”赵崇渊的声音带着喘息,手指已经按在了“紫微垣”的刻度上。那本历法是当年波斯传教士译的,里面记着些中原星图里没有的“客星”——就是现在说的超新星。
王敬之刚转身,就被他喊住:“拿支狼毫,还有朱砂!”
马灯被挂在台柱上,光线下,赵崇渊正把浑天仪上拓下来的星图铺在象限仪上。那些坐标点用朱砂标着,歪歪扭扭的,像谁用指甲在铜面上抠出来的。最奇怪的是北斗七星的位置,每颗星旁边都多了个小三角,指向西北方的虚空。
“万历二十年的秋天,您还记得吗?”王敬之研着朱砂,突然开口。那年他刚进钦天监,夜里总被赵崇渊喊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