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场关于意识与量子算法的探索,永远不会结束。就像地球的脑电波,永远在7.83赫兹的频率上跳动,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每个仰望星空、心怀善意的人。而那些藏在时空里的秘密,终将在意识的共鸣中,一一揭晓。
星图秘钥:量子觉醒
第五章:回到现代
密室的石壁上,油灯的火苗还保持着他离开时的倾斜角度。苏简摸了摸地面的灰尘,指腹沾着的沙粒与明代紫金山的黄土截然不同——是敦煌特有的细沙,混着壁画颜料的碎屑。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还残留着青铜鱼符的纹路,可那半块陪伴他穿越时空的符,已经化作一道蓝光,渗进怀里的古籍。
“真的……回来了。”他扶着石壁站起身,膝盖的酸痛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在明代山洞里跪了太久,现代的身体还带着六百年前的疲惫。古籍的绢帛在怀里发烫,他翻开一看,最后一页的空白处,赫然多了幅工笔画:林殊站在国子监竹林里,手里举着青铜镜,镜中映出的现代天文台,林溪正举着另一半鱼符,两人隔着时空,对着同一颗北斗星。
密室的石门突然“吱呀”转动,李教授举着手电筒冲进来,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滚圆:“小苏!你总算有动静了!这三天你的生命体征完全消失,就像……就像被时空吞噬了!”他突然指着苏简怀里的古籍,“这上面的符号……在发光!”
古籍的银粉符号正在缓缓流动,组成与莫高窟壁画相同的飞天图案。苏简这才发现,密室的壁画上,那些看似装饰的飘带,其实是星图的轨迹,飞天手中的乐器,正是波斯星师用的“时空共振仪”——六百年前的星图,原来一直藏在敦煌的壁画里。
“教授,我找到量子算法的关键了。”苏简的声音带着哽咽,他将古籍摊在石桌上,“意识不是算法的工具,是算法本身。就像这些壁画,每个画工的信念都藏在笔触里,才让星图能跨越时空。”
李教授突然捂住嘴,手电筒的光落在壁画的角落——那里有个极小的落款,是用简体字写的“林”,笔迹与林殊的青铜镜批注如出一辙。“是林溪的先祖!”老教授的声音发颤,“传说莫高窟有位画工,能在壁画里藏‘会动的星图’,原来传说是真的!”
回到研究所时,实验室的灯还亮着。林溪趴在星图拓片上睡着了,颈后的胎记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与拓片上的北斗第四星完全重合。苏简轻轻碰了碰她的肩膀,林溪猛地惊醒,眼眶瞬间红了:“你回来了!我就知道……”她指着电脑屏幕,“你看,这三天拓片上的符号一直在动,组成了你的轨迹!”
屏幕上的动态轨迹,起点是敦煌密室,终点是紫金山明楼,中间的每个节点,都标注着守护者的名字:李监正、陈玥、林殊……最后停在苏简的名字上,与林溪的名字重叠。
“他们的意识,跟着我回来了。”苏简摸着古籍封面,那里的温度比体温稍高,像有无数双手在托着这本书。他将穿越的经历一一讲出,当说到量子算法与意识的关联时,林溪突然指着自己的胎记:“我小时候总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明代的药圃里浇花,手里举着半块鱼符。”
李教授突然推过来一份报告:“这是对古籍的光谱分析,发现绢帛里藏着纳米级的水晶颗粒,和紫金山明楼的星核成分一致。这些颗粒能储存意识波,就像天然的量子存储器。”他指着数据图谱,“你看,这波峰与林溪的脑电波完全吻合!”
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考古队的同事举着新发现的竹简冲进来:“敦煌第323窟找到的!上面写着‘星图秘钥,终在双镜’!”竹简的照片上,画着两面铜镜,一面刻着明代星图,一面映出现代天文台,镜中各站着一个人,正在交换双鱼符。
苏简的心脏狂跳。他想起林殊的青铜镜,想起林溪的天文台铜镜——两面镜子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双镜”!他突然抓起古籍往停车场跑:“去紫金山!现在!”
车窗外,现代的城市灯火璀璨,与记忆中明代南京城的灯笼交叠。苏简看着副驾驶座上的林溪,她正用指尖在星图拓片上比划,动作与陈玥在画舫上的姿态一模一样。他突然明白,所谓的穿越,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是无数代人的意识,在量子算法的牵引下,共同完成的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
“你说,他们能看见我们吗?”林溪轻声问。
苏简望着天边的北斗星,那里的光芒穿越六百年,此刻正落在他们紧握的手上。“会的。”他握紧方向盘,“就像我们能看见他们一样。”
紫金山天文台的轮廓越来越近,观测台的穹顶已经打开,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星图秘钥的最终答案。而苏简知道,无论答案是什么,那些在时空中闪耀的意识,那些用善意守护信念的人,早已化作最亮的星,永远挂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上。
星图秘钥:量子觉醒
第五章:回到现代
实验室的荧光灯在头顶嗡嗡作响,苏简盯着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