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家床底通大明 > 第773章 太子监国

第773章 太子监国(1/2)

    “可以,必须可以啊!”

    朱元璋这次没有吝啬。

    朱吾适对大明的贡献,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区区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爷罢了,给了也不心疼。

    就算自己不给,朱标和朱雄英也会给的。

    “算你会说话,那就这样吧,你准备一下,然后咱们就出发。

    我想了一下,还是走水路吧。先走京杭大运河,等到京杭大运河不好走了,咱们就走海运。

    老朱你是不是还没有出过海呢?”

    这个还真是。

    朱吾适准备走京杭大运河到山东境内,然后走陆路到海边,然后乘船直达天津。

    路线可能绕了点儿,但是意义很重大。

    朱元璋 还没有亲自坐过大明的海船呢。

    刚好趁这个机会去慰问一下大明海军。

    渤海湾相对来说风浪没有那么大,比较安全,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

    暂时这么定,途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再临时更改路线也不迟,反正到时候会有人在前方探路的。

    “行,那就这么定了。咱尽快做准备。”

    朱元璋毕竟是皇帝,他这一趟出去时间可不短,起码要两三个月,不把一切都安排好,他出不去的。

    朱吾适也不着急,建港口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他这次去天津,只是为了招商引资,后续正式的建设,还需要专业的人来干。

    而且这次港口建设需要 用到钢筋混凝土,可能需要先在北方建立水泥厂和炼钢厂的。

    建厂也不只是为了建港口,后续的作用也很大的。

    不管是在北方搞房地产,还是修路,又或者建铁路,都需要这些原材料。

    尤其是东三省,未来也是重工业城市,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建厂也有助于北方后续的 发展。

    而且朱元璋还有迁都的打算呢,到时候又是个大工程,有钢筋混凝土的辅助,迁都工程会进行得更顺利。

    皇宫的话,朱吾适还是倾向于用华夏传统工艺的,大气磅礴,经久耐用。

    创新必不可少,但是传统也不能丢。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朱吾适还是懂的。

    真要是现在就抛弃历史,全面创新,岂不是丢了历史,丢了文化。

    这叫数典忘祖。

    这个锅朱吾适可不背,他也背不起。

    回到家,朱吾适把自己未来的计划说了一下。

    反应最大的就是几个孩子,他们跟着朱吾适都跑野了,跟朱吾适的关系也最好。

    眼下朱吾适要出去玩儿了,竟然不带他们,这怎么能行呢。

    几个孩子倒是也没有哭闹,他们只是缠着朱吾适。

    “爸爸,带我们去吧,上课太无聊了。”

    “就是就是,爸爸你怎么能自己出去玩儿不带我们呢。”

    “爸爸,你不带我们去,我们就不跟你好了。”

    朱吾适一瞪眼。

    “真的不跟我好了?那咱们可就说定了,以后咱们 各玩儿各的,互不打扰吧!”

    孩子们惊呆了。

    他们只是想要出去玩儿而已啊,可没想过跟朱吾适绝交。

    没看到小区里的孩子每次看到自己时那羡慕的眼神吗。

    他们为什么羡慕,还不是因为自己的爸爸太好了嘛。

    这么好的爸爸,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啊,怎么能绝交呢。

    都怪朱安。

    对,全怪他。

    “爸爸,你别听朱安 瞎说,我们这就帮你打他一顿。”

    朱安见势不妙,赶紧脚底抹油跑路了。

    朱吾适也不拦着,孩子们有分寸,不会把朱安打死的。

    至于跟着去的事儿,他们也就是说一下而已,不让去也就不去了,不会一直胡搅蛮缠,更不会因为这个就不去上学的。

    朱吾适从小教育孩子就是 ,做人要讲道理,而不是靠着哭闹来达成目的。

    如果孩子一哭一闹就满足他的任何 要求,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只要我想要什么了,不管这个要求合理不合理,我都哭都闹。

    家长会惯着他们,别人可不会惯着。

    孩子们走后,朱吾适把张玉叫到了书房。

    “小玉,我这次出去估计要一段时间了。不过你放心,在你生之前我肯定会赶回来的。你在家里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里,有事儿就去找两位嫂子。”

    妈妈桑更会来事儿,对大明也更熟,按理说朱吾适不在,这个当家作主的该是她。

    奈何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出身不好,不喜欢抛头露面,生怕给朱吾适丢人。

    张玉倚偎在他身边,柔声说道。

    “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家里照顾好的,你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这里可是大明,比不得现代安全。”

    朱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