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笑道:“这风池穴啊,可是个‘祛风小能手’,它能帮你把身体里的风邪给赶出去,还能缓解头痛、头晕、颈项强痛这些小毛病。你这头半寒痛啊,说不定就是风邪作祟,咱们得把它给灭了。”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赶紧的,下一个穴位是啥?”
岐伯说:“最后一个穴位啊,在足阳明胃经上,它叫‘足三里’,就在你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你按按看,是不是感觉特别酸胀?”
黄帝一按,哎哟,这足三里可真够酸的啊,酸得他直抽气。“这足三里又是干啥的?”黄帝揉着腿问。
岐伯笑道:“这足三里啊,可是个‘养生大明星’,它能帮你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而且啊,它还能帮你缓解胃痛、腹胀、便秘这些小毛病。你这头半寒痛啊,说不定就是脾胃不和,气血不畅导致的,咱们得赶紧给它补补。”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好好好,赶紧的,给我扎几针吧!”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黄帝啊,你这可真是急性子啊。不过啊,针灸这事儿啊,得慢慢来,不能急。咱们先用手法按摩按摩,把经络给疏通了,然后再考虑针灸的事儿。”
黄帝继续问岐伯:“岐伯啊,我这心里有个事儿,老是琢磨不明白。你说这厥心痛,就是那种突然心痛得要命,而且呢,还感觉后背像被什么东西拽着一样,又疼又紧,有时候还抽抽,这是怎么回事儿啊?是不是我心脏要罢工了?”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说:“黄帝啊,你这可不是心脏要罢工,你这是肾心痛在作怪呢!来来来,我给你说道说道,再给你支支招。”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快说说,快说说,我这心脏可经不起吓啊!”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他的中医小课堂:“这厥心痛啊,其实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呢,就是跟肾有关,叫肾心痛。当你感觉心痛得跟后背被人揪着一样,还时不时地抽抽,就像有人从背后偷偷摸你的心(黄帝:喂,岐伯,你这比喻有点吓人哦!),让你弯着腰都直不起来,那多半就是肾心痛在捣鬼了。”
黄帝听得一愣一愣的,说:“那这可怎么办啊?总不能老是弯着腰做人吧?”
岐伯神秘一笑,说:“别急,我有法宝!咱们中医讲究的是穴位疗法,对于这肾心痛啊,有两个穴位那是相当的关键,一个是京骨穴,一个是昆仑穴。你想象一下,京骨穴就像是肾心痛的守门员,而昆仑穴呢,就是它的后援团。咱们先把守门员搞定,再让后援团加把劲,这肾心痛啊,就得乖乖投降了!”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说:“快说说,这两个穴位在哪里?我怎么没找到呢?”
岐伯开始比划起来:“这京骨穴啊,就在你的小脚趾头外侧,脚骨突起的下方,你一按,酸酸涨涨的,那就是它了。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肾经上的一道闸门,能调节肾经的气血,对于肾心痛这种跟肾经气血不通有关的毛病,那可是有奇效的!”
黄帝照着岐伯说的,按了按京骨穴,果然酸酸涨涨的,说:“嗯,确实有点感觉。那昆仑穴呢?”
岐伯接着说:“昆仑穴啊,就在你脚踝外侧,外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肾经上的一座大山,能镇住肾经的气血,不让它乱跑。对于肾心痛这种气血紊乱的情况,昆仑穴可是能手到病除的!”
黄帝一听,眼睛更亮了,说:“原来这两个穴位这么厉害!那要是痛得发狂了怎么办呢?”
岐伯说:“要是痛得发狂了,那说明肾心痛已经闹得有点过分了。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请出然谷穴这位大神了。然谷穴在脚的内侧,脚弓弓起来的地方,有个凹陷,那就是然谷穴。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肾经上的一股清泉,能清心火,滋肾阴,对于因为肾心痛而烦躁不安、发狂的情况,那可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看来我这心脏啊,还是得靠你们这些中医穴位来保驾护航啊!”
岐伯笑了笑,说:“黄帝啊,你这可就说对了。咱们中医啊,讲究的就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像这厥心痛啊,虽然痛在心上,但根源可能就在肾经上。所以啊,咱们得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啊!”
黄帝心想:“哎,我这当皇帝的,虽然天天山珍海味,但身体上的问题也是不少啊。特别是这厥心痛,腹胀胸满,心还痛得要命,到底是咋回事儿呢?”于是,他就一脸严肃地问岐伯:“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是觉得堵得慌,有时候还痛得死去活来的,你帮我看看,这是咋回事儿啊?”
岐伯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个大概,他笑着说:“黄帝啊,你这是胃心痛啊!说白了,就是你的胃在跟你闹别扭呢。”
黄帝一听,有点懵:“胃心痛?这是啥意思?”
岐伯解释道:“胃心痛啊,就是胃的问题导致的心痛。你想啊,胃要是不舒服了,它肯定得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