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还有这等神奇的操作?快说说,是哪些穴位,竟然有如此威力?”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事儿啊,咱们得从肾说起。肾呢,是先天之本,藏精纳气,跟骨头的关系那是杠杠的。得了热病,骨头疼,那就是肾经在抗议呢。所以啊,咱们得找肾经上的穴位,比如那个涌泉穴,就在脚底心,蜷起脚尖,脚底前部凹陷处就是它。这穴位啊,是肾经的井穴,就像是肾经的小泉眼,扎它一下,能清热泻火,还能补肾益精,治疗头晕、失眠啥的,简直不要太好用!”
黄帝一听,乐了:“涌泉穴,这名字取得,跟泡温泉似的,听起来就舒服。那还有呢?”
岐伯接着说:“还有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穴位啊,是肾经的原穴,就像是肾经的老巢,扎它一下,能滋阴补肾,调理月经,还能治疗咽喉肿痛、牙齿疼痛啥的。得了热病,骨头疼,扎它准没错!”
黄帝点了点头:“嗯,太溪穴,听起来就像是溪水潺潺,滋养全身,不错不错。那耳朵嗡嗡响,老爱犯困这事儿呢?”
岐伯微微一笑:“这事儿啊,还得找咱们的脾经。脾呢,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跟咱们的精神头儿那是息息相关的。得了热病,耳朵听不见,老爱犯困,那就是脾经在喊累呢。所以啊,咱们得找脾经上的穴位,比如那个太白穴,就在脚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这穴位啊,是脾经的输穴,也是原穴,扎它一下,能健脾和胃,清热利湿,还能治疗胃痛、腹胀啥的。得了热病,扎扎太白穴,保证你耳朵灵光,精神倍儿棒!”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太白穴,这名字取得,跟太白金星似的,一听就是能驱邪避凶的宝贝。那还有呢?”
岐伯继续道:“还有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这穴位啊,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扎它一下,能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还能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失眠啥的。得了热病,扎扎三阴交,保证你气血通畅,精神焕发!”
黄帝一听,眼睛直放光:“三阴交,这名字取得,简直就是妇科圣手啊!那岐伯啊,你说说,那个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又是咋回事儿?咋还跟肾和土扯上关系了呢?”
岐伯一听,就知道黄帝这是挖了个坑等自己跳呢,不过嘛,谁怕谁啊,咱中医理论那可是杠杠的!于是岐伯清了清嗓子,回答道:“这事儿啊,咱们得从五行说起。肾呢,属水,脾呢,属土。水啊,能滋养土,土呢,也能制约水。得了刺骨病,吃不下饭,牙齿疼得直咬牙,耳朵还青青的,那就是肾水泛滥,脾土受克的表现。所以啊,咱们得一边补肾,一边健脾。补肾呢,咱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健脾呢,咱们就得找脾经和胃经上的穴位,比如那个足三里穴,就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这穴位啊,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扎它一下,能健脾和胃,益气养血,还能治疗胃痛、呕吐、腹泻啥的。得了刺骨病,扎扎足三里,保证你胃口大开,牙齿不疼,耳朵也恢复正常颜色!”
黄帝一听,拍案叫绝:“足三里,这名字取得,简直就是人体的能量站啊!岐伯啊,你这中医理论,简直就是博大精深,朕算是服了!”
岐伯一听,心里那叫一个美呀,不过嘛,表面上还是得谦虚谦虚:“陛下过奖了,咱们中医理论啊,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臣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黄帝接着问岐伯:“岐伯啊,热病特别是那种让人不知道哪里痛,耳朵还听不见,手脚都不听使唤,嘴巴干得能烤鱼的症状,你说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一听,心里那个乐呵啊,心想这黄帝还真会找乐子。他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可真有水平,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阴阳平衡,你这热病啊,说白了就是阴阳失调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赶紧催促道:“对对对,快说说,这阴阳失调咋就搞出这么多奇葩症状来了?”
岐伯笑了笑,开始了他的爆笑讲解:“首先啊,咱们得明白,这热病啊,它就像是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总喜欢到处乱窜。它要是窜到阳经上,那可就热闹了,阳经属火,本来就热,这一来二去的,火上加火,那不得烧得你浑身难受嘛!”
黄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嗯,有道理,那耳聋、不能自收、口干这些症状又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继续他的幽默讲解:“这耳聋啊,你得这么想,耳朵是咱们人体的一个小喇叭,平时负责接收各种声音信号。但这热病小鬼一来,它就把这小喇叭给烧糊了,信号传不过来了,你自然就听不见了。至于不能自收,那就是热病小鬼把你的手脚神经给搅乱了,它们就像是被灌了迷魂汤一样,不知道该干啥了。至于口干嘛,那就更简单了,热病小鬼把你的唾液腺也给烧干了,你嘴里能不干吗?”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解释可真是通俗易懂,我这脑子一下子就开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