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严格的医疗规范和信息准确性考虑,具体的诊断信息必须由主治医生在诊室内向您本人进行详细说明。”
顿了顿,
“但我可以向您保证的是,Dr. Evans已经为您准备好了详细的治疗计划。”
“明天,他会逐一为您讲解清楚。”
她继而又放轻柔了语调:
“另外,我们还可以为您安排社工或心理咨询师,如果您需要的话。”
服务生眼神空洞地望着对面的墙壁:
“不用,不用心理咨询了。”
“我…明天下午2点可以。”
-
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电话那头轻微的键盘敲击声。
“好的,泰勒先生。”
“已经为您成功预约明天下午2点整。”
“地点是肿瘤科大楼3楼,Dr. Smith的诊室。”
玛瑞亚清晰地说道:
“请您携带好保险卡和身份证。”
“再次建议您,尽量请一位亲友陪同前来。”
“如果交通不便,我们也可以协助安排接送服务。”
服务生的声音低得如同呓语:
“好的,明天下午两点……我会准时到。”
在挂断电话前,玛瑞亚温馨提示道:
“泰勒先生,如果在今天或今晚您感到特别焦虑或难以承受,请记住,”
“您可以随时拨打NYC Well心理援助热线:1-888-692-9355。”
“那里有专业的咨询师24小时为您提供支持。”
最后,
“明天见,请您……务必保重。”
-
“嘟…嘟…嘟…”
电话挂断,忙音响起。
服务生再也支撑不住。
身体沿着粗糙的墙壁,缓缓地、无声地滑落下去,最终蜷缩成一团。
不需要Dr.Evans明天那场注定沉重的谈话了。
挥之不去的胃部灼痛、来自“肿瘤科”的急促召唤、协调员话语里无法明说却处处流露的紧迫感……
这一切,都与他父亲临终前那段痛苦记忆的每一个细节,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了一起。
胃癌。
服务生脑海里只剩下这两个字。
-
“丹尼!”
一道带着明显不悦的呼唤。
服务生抬起头,视线空洞地聚焦在声音来源。
餐厅经理正紧皱着眉,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眼神里混杂着烦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几秒钟死寂的对视后,
服务生动作迟缓地撑着墙壁站了起来。
看着服务生此刻的状态:
一脸惨白没有血色,双眼涣散无神,额头还有冷汗……一种仿佛被抽走了灵魂的空洞感。
经理的眉心皱得更紧了,几乎要夹死一只苍蝇。
与此同时,一丝疑虑和本能的不安飞快掠过他的心头。
然而,一想到前厅此时的繁忙,
他下意识地,几乎是本能地,选择了无视了对方明显的不对劲。
但他还是稍稍放缓了些语调:
“丹尼,听着,前厅那边苏菲已经帮你顶了好一会儿了,人手实在紧张,你得返回岗位了。”
他顿了顿,尝试安抚道,
“我知道,今天你……受了委屈,也很辛苦。”
“等熬过这阵子高峰期,我安排你轮休两天,好好缓缓。”
服务生嘴巴动了动,喉咙却像堵满了滚烫的砂砾,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甚至无法做出一个点头或摇头的动作,只是眼神空洞地注视着经理。
然而餐厅经理却将这死寂的沉默,误解为无声的抗议和对他先前处置的不满。
一股被冒犯的不悦瞬间涌上心头。
老实说,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清楚?
作为餐厅经理,强迫丹尼在那种屈辱的情境下二次当众道歉,
本身就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美国的餐饮业,维护员工基本的尊严是管理者的底线常识。
如果员工没有过错,餐厅管理者是不能强迫员工当众道歉的。
即便员工有过失,餐厅管理者也不会在顾客面前训斥员工。
首要的是先解决问题,其次才是事后的内部复盘。
并且,当员工因过错第一时间道过歉后,管理者通常也不会强迫员工二次道歉。
这不仅是为了避免让员工显得过分卑微,损害专业形象。
更是为了防止某些恶劣顾客借机得寸进尺地羞辱员工。
即便他们只是一家连锁中餐厅,比起高档西餐厅更注重顾客满意度……
但他的处理,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