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十年恩怨十年剑 > 外传—沈庆

外传—沈庆(2/3)

群人,自选拔之日始,便隐于芸芸众生之中,为商为民,为奴为仆,甚至远居海外,终其一生不得还乡。

    终其一生,他们都要追随监察对象左右,是朝廷楔入各行各业的一枚枚钉子,直到被重新启用的那一刻,才能恢复本来身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太平盛世,囯国俱和,家家皆安。

    于是大多数密探,终其一生都未得启用。

    沈庆,便是朝廷楔入黎翀家中的一颗钉子。对于这种巨商大贾,更要防止其有不臣之心。

    身负密探之职,黎翀越是推心置腹,沈庆便越发良心不安:一面是国之大义,一面是家之温情,何去何从,倒叫人好生纠结。

    沈庆思前想后,定了定心,还是走到了黎翀的面前。

    四、通过考验

    “主人……”沈庆闯门而入,脱口而出。

    “欸?”黎翀面露不悦,三两步走到沈庆跟前,正色道:“还不改口?”

    “义,义父。”沈庆心中有愧,连带这声义父也叫的生疏。

    “好,好,好,”黎翀连说三个好字,又询问道:“吾儿寻我何事?”

    “我……”话到嘴边,沈庆却不知如何开口。

    不知怎的,黎翀却出奇的有耐心,一直用温和而富有期待的眼神看着沈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待了许久,沈庆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开口道:“义父,其实我是……”

    “够了!”黎翀突然大声一喝,制止了沈庆的话。

    待意识到沈庆被他突然的暴喝吓了一跳,黎翀的语气竟又突然温和起来,开口道:“够了,你能主动开口,就足够了。至于你的身份,不必说出来,说出来,忠孝便无法两全了。”

    “您是什么时候?”沈庆不解。

    “商海浮沉,直至今日,你以为我黎翀全无手段?”黎翀沉吟一阵,开口道:“别怪为父疑心重,从你舍命救我那一次,我便差人将你的底细查清了。”

    “我懂了,”沈庆向黎翀磕了三个响头,道:“多年大恩难报,我立刻离开临江城。”

    “糊涂,”黎翀气的用手中拐杖猛戳地面:“我黎翀看中的,乃是一个’诚’字。今日你舍财舍运,向我坦白,才证明我黎翀没有老眼昏花,没有看错人。你走了,我辛苦攒下的基业,又有谁能继承?”

    沈庆垂下头来,夹在朝廷锦衣与临江首富之间,似乎正如黎翀所言:忠孝两难全。

    黎翀却仿佛看穿了沈庆的心思,顿了一顿,方才开口道:“我恰有一批货物,由你押送到京师,送给严蕃严大人,我保你忠孝两全。”

    沈庆垂头不语。

    “就当再为老夫做一件事,行吗?”黎翀见沈庆如此,气的七窍生烟。

    “沈庆定不辱命!”

    五、脱入暂出

    京城之中,锦衣指挥使陆昭唤沈庆进入镇抚司,将他的锦衣令亲手交还给他。

    锦衣令,乃锦衣特有的身份印记,密探的锦衣令则由指挥使保管,作为他们行动的标记。

    陆昭将锦衣令还给沈庆,其用意不言自明。

    直至此时,沈庆才明白,他押送而来的“货物”,是黎翀送给严蕃,助他脱离密探之职的买路钱。

    “陆大人。”沈庆双手接过锦衣令,心中却五味杂陈。

    “不必再叫我大人,”陆昭道:“今既脱离此道,密探之事,须烂在肚腹,不再提及,谨记!”

    “卑职明白!”

    沈庆自然知道,锦衣密探所行多诡秘之事,若为世人所知,只恐人人自危。

    “去吧!”陆昭背过身去,不再看他。

    沈庆拜了一拜,转过身去,向镇抚司外走去。

    耳听脚步渐行渐远,陆昭却突然感慨一声:“黎翀老爷子好算计,殒殁之前,早将产业转入你的名下,此去临江,仍可做富家郎。”

    沈庆的脚步突然停下,手中锦衣令“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闻声,陆昭回过头,颇有深意地看着沈庆的背影。

    沈庆猛然回头,与陆昭四目相撞,血红的眼睛里噙满泪水,口中问道:“殒殁?你说的是谁?”

    “你还不知道啊?”陆昭故作惊讶,开口道:“你离开临江城之后,便有倭寇跨海而来,侵略临江城。临江城虽繁华一时,然久不经战,兵士懈怠,一击即溃。城破之后,首富之家首当其冲,被倭寇洗劫一空,黎翀也死于倭刀之下。好在黎翀提前将产业迁出,并转至你名下,否则操劳一生,真要一切成空了。”

    “不可能,”沈庆根本不敢相信这一切,道:“老爷子既然有时间将产业转移,为何自己不逃?”

    “人老恋巢,”陆昭答道:“黎翀不肯走,老了老了,反比守城的官兵更多一腔血勇。他带着一帮护院家丁力战倭寇,战绩倒是比官兵斐然,只可以寡不敌众,说来,也算是战死的。”

    “不不不,你是胡说的,临江城山遥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