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十年恩怨十年剑 > 第212章 一展身手

第212章 一展身手(2/3)

脚腾跃,将长枪向上刺出,如龙腾出海,直上九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蜻蜓点水”,青龙刚刚探头,欲上青天,却被杨延朗将枪杆一振,向下劈来,下劈与上刺之力相冲,使枪杆弯曲成一条漂亮的弧线,枪杆横打,枪头却直直下点,又“咻”的一下弹将起来,不停地晃动。

    “哪吒搅海”,借枪杆的弹力,将枪尖抡圆,并伴有呼呼风声,十分威武。

    正所谓“枪置于腰间,力发于足底”。

    “灵蛇出洞”,一阵搅枪之后,突然收枪突刺,恰似灵蛇蓄力一击。长枪自方才搅成圆圈的残影中突刺而出,迅如闪电。

    “大圣舞棒”,长枪收回,被一脚踹向半空,打了几个漂亮的旋花,才被稳稳接住。随即,又打了一个背花,接前舞花,接上舞花,轮转不停,令人眼花目眩。

    “横扫千军”,长枪横扫,顺势盘腿下蹲,直打的周遭尘土飞扬。

    “拨草寻蛇”,枪头指地,左冲右突,扬起无数碎石草屑。

    “海底捞月”,枪头下压后上挑,四两可拨千斤。

    最后一招,“连环回马枪”,将长枪抗在脖颈,身体飞转,连续出枪,精彩绝伦。

    直到将自己所学最难最复杂的招式使完,杨延朗才立势收枪,看向四周。

    “精彩。”

    士兵们看得目瞪口呆,齐声喝彩,掌声雷动。

    杨延朗志得意满,朝展燕看了一眼,本欲挑衅来着,可看到展燕也朝他竖了一个大拇指,不禁喜笑颜开,洋洋自得。

    谁家少年不张狂?

    如此得意之时,热血上头,自然也口无遮拦。

    面对鼓掌欢呼的士兵们,杨延朗竟开口大喊道:“我这枪法如何?你们若是想学,我可以免费做你们的师父,将这一套枪法教给你们。”

    “杨延朗……”就连展燕也觉得杨延朗出言不逊,开口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抬眼四望,但见四周掌声渐止,鸦雀无声,只有一双双目光看向杨延朗。

    “呃,也不是那个意思……”杨延朗也觉得言出有失,挠挠头,意图找补一下,说:“我是说切磋,不不不,交流,沟通……”

    沉默……

    面对士兵集体的沉默无语,杨延朗手足无措,愣愣的站在原地。

    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

    那声音来自一个耿直的新兵:“戚将军说了,你的那些舞枪都是花招,战场上毫无用处,不可以学的。”

    “什么?”杨延朗本以为自己说了大话,激怒了士兵们,没想到他们竟压根儿就看不上自己的枪法。

    自己好歹练了十几年的枪法,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居然会被一个新兵蛋子看不起,而且看其他人的样子,恐怕都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轮到杨延朗被激怒了,说他的枪法是花招,岂不等同于说他的竹枪是花架子,说他自己是绣花枕头?

    是可忍孰不可忍。

    年轻人血气方刚,岂容欺侮?

    于是杨延朗提枪上前,指着说话的新兵道:“花招?你居然说我杨家枪法是花招?来啊!有种跟小爷我过过手,试试你打不打的过我的花招?”

    士兵们则更加团结,一看杨延朗来势汹汹,哗啦啦站起一片来。

    展燕见势头不对,赶紧拉住杨延朗,避免在军营中惹是生非。

    可话说到这份上,又岂能善罢甘休?

    双方争执不休,很快引起了戚弘毅以及陈忘等人的注意。

    “军营之中,岂容私斗?都忘了军法吗?”戚弘毅人未至声先到。

    士兵们听到将军的声音,齐刷刷肃立当场,不敢造次。

    陈忘等人也随后赶来,经过一番询问,很快便知道其中缘由。

    戚弘毅笑着拍拍杨延朗的后背,以示安慰,并解释道:“杨少侠,不要见怪,他们之所以这样说,确实都是戚某教的。”

    “你教的?那你说说,我杨家枪法怎么就成了花招了?”侮辱他可以,怎能侮辱他祖传的枪法呢?杨延朗得理不饶人。

    “杨少侠稍安勿躁,且听戚某拙见如何?”

    戚弘毅一边安慰,一边伺机说出自己的主张:“戚某以为,武林之中,虽有千招万式,变化无穷。然而那些闪转腾挪、花样繁多的技法,只适用于单打独斗,但战场临敌,结阵而行,乱刀丛枪之中,岂容左右跳动,自如进退?纵有纷繁招式,却不可施展。正因如此,我才严禁士兵学习’花招’,只习基本身法、步法等等,如此方能于战阵之中克敌制胜。”

    杨延朗听了戚弘毅的话,虽似懂非懂,终究懂得好歹,怒气渐渐消了大半。

    “说得好,只是这化繁为简,去伪存真,不止适用于战阵之上,也适用于武林之中。”陈忘听到戚弘毅的见解,十分赞同。

    此时兴起,陈忘便顺势提点杨延朗道:“杨小兄弟,招式虽多,但过于花哨繁杂,终非对敌之道。须知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