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十年恩怨十年剑 > 第143章 诏安文书

第143章 诏安文书(1/2)

    平南王军两面夹击,天道军腹背受敌。

    当此危急存亡之际,烈马营主将飞马虞庆之携诏安特使毛文轩带文书及时赶到。

    毛轩立于两军阵前,手举文书,任穿谷而过的烈烈大风吹动单薄的身体,兀自岿然不动。

    谷中杀气冲天,血腥正浓,却不见这个读书举仕的官员有丝毫的胆怯和动摇。

    他只看了一眼对垒的两军阵地,随即缓缓展开手中的招安文书,读与众人听:

    天道军诸将:

    于文正领御史之位,代帝巡边,察民情,监百官,诛奸邪,举忠良,传天威于四海,施恩泽于万民。

    今闻西南动荡,匪患不止,遂至此地。听闻天道军虽为贼匪,然能约束部将,素无害民之举,且有归附之心。本官不忍西南多动兵戈,祸及黎民,故派特使前往游说,以促成招安之事。

    今大事既成,特修此诏安文书,念及天道军素无暴虐之行,许尔等重归田亩,为朝廷之民。

    事后,我亦会上奏朝廷,请求减免西南赋税,与民休息。

    今既受诏安,望尔等勤勉耕耘,安心度日,万不可再有反叛之心。

    尔等天道军接此文书之后,宜速往镇南城。

    我身在城中,待尔来降。

    御史:于文正

    毛轩将文书念完,目光看向洛人豪,道:“洛人豪,还不快来领受招安文书。”

    洛人豪不敢怠慢,疾速上前,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捧起文书。

    待交出文书之后,毛轩才转身向平南王朱昊祖行礼,并说:“平南王,下官要带天道军诸位前往镇南城受御史大人招安,官军可否让开道路,允我等通行?”

    平南王眼看到嘴的鸭子就要飞了,心中不忿,可碍于御史的招安文书,又不好当面翻脸。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他竟首鼠两端,不知如何回应是好。

    此时的安南河谷,顿时变得无比安静。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平南王的脸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生死存亡,只在此人一念之间。

    此刻,朱昊祖的内心却是极其复杂的:他并非忌惮于文正,而是由于他的心里有着更深的筹划和更大的野心。

    如今虽大事将近,毕竟时机未到,尚需要韬光养晦,他是万万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引人注目,节外生枝的。

    毛轩并未能洞察到朱昊祖的真实想法。

    他固然有一身正气,对于强权无所畏惧,可毕竟只是一方小吏,缺少久经官场、宦海沉浮的人的察言观色的本领。

    在他看来,有了盖有于文正官印的招安文书,天道军便已经是朝廷的人,平南王放走他们也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他抛开招安之事,又提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请求:“平南王,下官来此之前,御史大人还要下官进入安南镇,拜会镇中官吏道不同,了解情况并汇报给御史大人。”

    “什么?”平南王朱昊祖登时惊出一身冷汗。

    当此之时,安南镇遍地尸骸,都是平南王军作恶的证据,他是万万不敢放任何人进入安南镇的。

    毛轩这一问,虽然不合时宜,却也在无意之中弄巧成拙。

    平南王此刻一心掩饰安南镇的罪行,哪里顾得了区区的天道军?

    他开口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带天道军贼匪接受招安,切莫节外生枝。天道军桀骜不驯,久恐生变,你还是随天道军一同去镇南城受降吧!至于安南镇事务,有我平南王坐镇,便无须御史大人操心了。”

    此言一出,便是要放天道军出谷了。

    天道军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混迹在天道军中的陈忘,也对白震山说:“老爷子,看来是我多虑了。”

    原来,陈忘根据之前的对话,判断就算有招安文书,平南王朱昊祖也绝不会轻易放过天道军。

    于是,他私下与白震山商议,若事情有变,便瞅准机会,直取平南王朱昊祖,强行绑了他,威胁平南王军。

    所谓擒贼擒王,若拿住朱昊祖,不愁出不了安南河谷。

    因而方才对话时,陈忘一直在听朱昊祖的声音,辨别他的方位。

    若是他真有杀人灭口、无视诏安文书的企图,陈忘有信心将他一举拿下。

    到时候,双方互有把柄,也不怕平南王翻出这挟持之罪。

    可是,如果陈忘知道发生在安南镇的惨案,他一定会后悔没有当场杀掉朱昊祖;同样的,如果朱昊祖知道未来天道军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他也一定会后悔没有将之灭绝在河谷之中。

    毛轩听朱昊祖没有放自己进入安南镇之意,不疑有他,再次向平南王行礼之后,便准备随天道军一同出谷,去镇南城中复命。

    “等等。”毛轩刚一转身,却又被平南王朱昊祖叫住。

    这使得天道军众人再一次紧张起来,紧紧地握住了手中的兵器。

    “平南王还有何事?”毛轩转身,坦然询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