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便是王牌对王牌。”
“看看谁才是王中王!”
对方没用火炮。
也没用高射炮就灭了他的炮兵部队和空军部队。
虽然匪夷所思。
但,即便如此也吓不倒他楚云飞。
因为他还有一招必杀技。
屡试不爽。
那就是步坦协同。
楚云飞自语:“防空力量再强,也不一定能对付钢铁洪流。”
“我的坦克和士兵能形成交叉掩护。”
“这么多重机枪和主炮绝对能火力压制。”
“绝对够对面喝一壶。”
二师阵地。
张大彪报告:“师长,敌军竟然派出坦克。”
千手观音系统上显示出国军坦克参数。
m26“潘兴”坦克。
重量:41.9吨(战斗全重)
主炮:90毫米m3型坦克炮,配备m82穿甲弹(初速853米\/秒,可在1000米击穿120毫米均质钢装甲)
装甲:
炮塔正面:114毫米(倾斜角30°)
车体首上:102毫米(倾斜角46°)
发动机:福特GAF V型8缸液冷汽油机,功率500马力
速度:公路40公里\/小时,越野24公里\/小时。
乘员: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副驾驶)。
八十九师除了坦克。
士兵的装备也让二师的人眼前一亮。
人均m1A1“巴祖卡”火箭筒。
口径:60毫米。
射程:有效射程200米,最大射程400米。
穿甲能力:m6A1破甲弹可击穿100毫米均质钢装甲(倾斜角30°)
操作:2人小组(射手+装填手),发射时需趴伏避免尾焰灼伤。
重量:6.8公斤(含1.5公斤火箭弹)。
柱子激动道:“对面可比鬼子强太多。”
“重型坦克都来了。”
“师长,要不要派出咱们的99A和t90。”
李云龙淡淡道:“楚云飞这小子,喜欢打牌这一套。”
“一样一样来送死。”
“今天就让他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
“让喀秋莎上。”
喀秋莎一愣:“师长,我一个人真能搞定?”
“杀不过来啊。”
纳米战甲大战重型坦克。
怎么想都不合适。
李云龙调笑道:“别慌。”
“我说的是喀秋莎火箭弹。”
孙得胜上前。
“师长,这次让我们旅来。”
“直接远程覆盖。”
八十九师潘兴坦克集群正以楔形队列推进。
坦克团团长冷笑道:“今天就让华野这帮泥腿子感受下咱坦克军团的厉害。”
“弟兄们。”
“给我全速碾过去。”
此时。
8公里外。
第四重装合成旅bm-13喀秋莎火箭炮群开火。
密集的132毫米火箭弹如“燃烧流星雨”划破天际。
高爆弹,燃烧弹混合。
首轮打击即全覆盖整个八十九师的坦克团。
潘兴坦克顶部装甲薄弱处被火箭弹灌顶击穿,30吨重的炮塔被冲击波掀飞至半空。
燃油与弹药二次爆炸形成火旋风,将后排队列卷入高温炼狱。
火箭弹落地瞬间炸起数十米高的黑红色烟柱,燃烧的柴油与金属碎片在空中交织成“铁雨”,映红整片天空。
爆炸声浪叠加成持续低频轰鸣。
三公里外的国军步兵匍匐在地,仍能感受土壤被震波掀起又砸落的刺痛。
有的潘兴坦克试图转向规避,却被四枚火箭弹同时命中。
拿着火箭筒的国军士兵想找到攻击目标。
却全是火光。
没一个敌军影子。
片刻之后。
此人被火箭弹炸飞上天。
楚云飞用望远镜看着漫山遍野的火海。
脑海一片空白。
嘴巴张开。
再也合不上。
此时一位女子来到他身后。
“你好,楚师长,我是中央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