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 第241章 大秦王朝的繁盛

第241章 大秦王朝的繁盛(2/2)

林听罢,垂眸一笑,轻轻拍打了一下她环在自己腰间的柔荑。“别以为拍马便能逃脱打赌失利后的责罚。”

    周妍不甘示弱地捏了他一把,莞尔回敬,“殿下莫要过于自负,胜负尚且未知呢!”

    哼,嘴硬不过如此……夏侯林斜眼瞥她,随后牵着她避开元池中洗涤羊毛的地方,缓缓走向工坊深处。

    没走出几步,周妍突然惊讶出声,“咦?这工坊之中居然还有田地?”

    她的指尖遥遥指向距离水渠不远,一片绿油油长得极好的麦苗,“这便是殿下称赞秦人天生喜好耕种的缘故吗?”

    夏侯林点首应道,“食为先嘛。况且要保证纺车运转需要稳定水源,修建池塘、开挖水渠后,本为旱地的地势就转换成了良田,如此肥沃土地怎能弃置不用,当然应当栽种作物啦。”

    “可是殿下不是说种田是个辛苦的活计么?这些隶属此地的女工能够胜任吗?”周妍好奇提问。

    夏侯林笑着解释,“若力有不逮,少府可代表朝廷把耕地租给缺田地的普通百姓。收取相应租税的同时,由于人力聚集,每日产生的粪肥也增多。变卖这些农肥以及土地租赁所获收入足以保障女工们的日常口粮供给。”

    周妍轻轻撅嘴调侃

    “真是精妙的一句男耕女织啊!”明轩微微点头笑道:“自从商君实施变法以来,秦国男子既要耕种也要戍边,肩负起生产粮食和守护家园的重任;而女子则忙于纺织与抚育子女,不仅为家人提供衣物,还可以通过纺织换来钱,缴税以及补贴家计。男子和女子齐心合力维系着一个小家的运转,这无数的小家最终构筑了大秦王朝的繁盛!”

    “朕的这部水力纺纱机稍加改动,就能用以纺丝线或麻线。但今日你所见之效,仅仅是此机器效能的十分之一。简单而言,若不考虑耗损情况的话,这样一部机械的功效能够匹敌数百位运用手摇式纺纱机的织工!”

    明轩低头望向眼前目光迷茫的玉婉,徐徐开口道:“要是将此类纺纱机械推广开去,在极短时间内就能使纱线价格暴跌至难以想象的低价位,布匹自然亦随之便宜起来,进而迫使依赖小型手工作坊及从事纺织贴补家用的平民家庭入不敷出,难以生存。”

    玉婉眉头紧皱,嘴唇颤抖地说着:“可,可是布料降价后,以前买不起衣物的人们应该就有能力购买了吧?如此一来,不是就实现了陛下所说的报复性消费吗?”

    “这样一来,那些负责织布的女人不就有更多事情做了吗?”明轩微笑着摇头叹道:“虽然想法不错,但这需要时日才能达成效果。在这期间,布料价格大幅下跌至平民能买到衣服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而言,简直是天塌地陷一般的大灾祸。”

    明轩心中暗自猜测,历史中的水力纺纱机或许正因这样的缘由才被逐渐遗忘湮灭。

    要知道,对于每一位封建君主来说,维持社会稳定性才是至关重要的使命,而并非追求所谓的效率高低。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男子从事农业生产,女子承担起纺织责任,各司其职从而减少流民产生。

    而在如今的大秦帝国之中也无例外地遵循相同逻辑。

    如果自己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的话,定会大力兴建立体化大型纺织作坊遍及全国,并通过低价抢占市场的策略迅速占据先机。而后,把赚来的钱贷款给那些濒临破产、无力偿还的农人以低廉成本获取土地资源,并让原本独立自主生活的自由人转变为自己依附的佃农户。这不仅有助于凝聚对抗官府的力量,还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更可以从中抽调部分利润在朝廷内部构建听命己方的势力团体,从而推动符合自身长远利益政策改革落地开花——譬如借故工商行为不会争夺普通百姓权益免收各类商业税赋并要求退款返还优惠条件再如让政府出资修建道路设施来方便工坊物流往来等便利措施纷纷出台。

    “那么陛下为什么要制造这么厉害的水力纺纱机呢?”玉婉歪头质问道,“为何不用原先传统纺织工具安安心过日子不就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