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 第239章 谭石你想干什么?

第239章 谭石你想干什么?(2/2)

识到这是又一篇要求官方统一定价的建议时,略显烦躁地吹灭了蜡烛。

    这种试图控制物价的理想方案显然不太实际。毕竟当前朝廷自身已是最大商人,由少府主导各类商业活动,而皇帝本人更是背后得益者。于是农家学士反对商业的行为反而显得有些讽刺。

    回想到历史上诸多政权重农抑商的背后原因,无不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以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无论如何,只要能够带来财富增长,适当扶持商业发展亦不失为可行之举。比如通过军事手段确保西域等贸易线路的畅通,吸引外商携珍宝来到咸阳。长远看来,这样可以让咸阳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正沉思之时,远处隐隐传来饮酒喧哗声,打破了夜晚宁静。原来又是几个异母兄弟又聚在一处喝酒闹腾。对此刘昊心中已有了应对计划。

    几日后,另有一事发生在咸阳城某个角落。

    杜邮亭的某个居民区内,唯一亮着灯的一户人家,有个年轻人正勤奋学习秦法条文。突然院内发出一声巨响,惊动了周围住户及巡逻卫士。面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青年虽然害怕但仍毅然执杖守护家庭安全,并借助法律给予的支持鼓起勇气查问动静。

    原来是一个旧相识意外拜访引发误会,在澄清身份驱散犬只后,二人一番叙谈消除了彼此隔阂。

    “贤弟未到门前迎接,还请大哥海涵!”

    谭石笑着把对方扶了起来:“许久不见,你依旧这般有礼。”

    刘远摇了摇头说道:“礼仪不可丢弃。”

    谭石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确是如此,快领我去见父亲大人。”

    刘家正堂里,被狗叫声惊醒的刘公端坐于席,在他面前,谭石跪下行晚辈之礼。

    一旁,刘远也保持同样的姿态向谭石鞠躬还礼,这是代父亲回应谭石的尊敬。

    礼节完毕后,刘公轻声问道:“谭石深夜而来,有何要事?”

    谭石未急于回答,先环视了房内一圈。室内陈设虽不及当年刘家在沛县时繁华奢侈,但仍显示出一家殷实富裕的状态。

    更何况院落面积之大,按秦国的标准至少也是小康家庭。

    谭石含笑点头说道:“看到刘公无恙,我心中的愧疚减轻了些许。不过,不知道我的嫂夫人和幼子刘安身在何处?”

    当年刘邦避入芒砀山时,曾托付谭石照管家中事务。无奈秦军突袭之时,虽奋力反抗最终他与潘广皆被判罚为城旦奴役,方才不久由刘邦带人救出。

    刘公听罢心下感慨,若是当初把长女嫁给这位沛县城里的寒门书生,可能今日的局面便不复如此了。

    刘远在一旁答道:“舍妹现在宫里做织工,安儿年纪尚小,此时应该睡着,不如等日上东方再相见。”

    “什么?”

    谭石满脸惊讶,接受别人嘱托之事自然要忠实地去办,若不能将刘氏和幼童接回沛县,如何对得起天地!

    刘公横扫过自己直率的小儿子一眼,笑容满面地说道:

    “谭石何必忧心忡忡,我女儿从宫中传递来的信件言她衣食无忧,且面容更加丰腴。等到我们谭儿立下功劳以后就可以赎回她做自由人。”

    随即,刘公示意刘远看向自己的目光笑道:“谭石跋涉远来,想必还未尝一口热菜吧?不如暂住几日,详情我再详细解说于你。”

    刘远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随后站起来笑着说道:“之前黄狗鲁莽,待我……”

    “要去控诉?”谭石猛然起身,伸手入怀掏出匕首冷眼盯住脸色陡变的刘公。

    “谭石你想干什么?”刘远举起灯台防备地看着他。

    “把刘安交给我,不然就让你们两人血染此地!”谭石说毕口哨一声,很快,门外传来了几声相似的哨声。

    不久,刘公看着抱婴童走出的谭石,转向刘远问:“家里带来的黄金还剩多少?”

    刘远思考片刻答道:“已所剩不多,大概百金有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