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 第194章 严冬已至

第194章 严冬已至(2/2)



    可惜,赵良暗叹了一声:陛下这几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从向长安而去的马车中,张恒回顾方才一幕。

    在这个相权接近皇权时代,要推行新策须绕不开左右丞相两关。

    左丞相郑松还算合作,在为后代安排妥善之后基本进入了半退休状态,不再干预朝政。

    只是右丞相实际为首相赵良一直是压着张恒的一块巨石!

    在张恒大略中,这都是始帝种下的隐患。

    秦国灭六国后仍沿袭自周的传统结构,在朝廷设有太师、军师和监察使共同辅佐君主的高级机构。

    三人彼此独立直接向皇帝汇报

    朝廷授予刘明太中大夫之职,并加封为侍中,准许持腰牌自由出入皇城。

    随后又从才士馆挑选了一些熟悉面孔,担任尚书和中书谒者的职务。

    因为这些职位全都是八百石以下的小官,且归少府管辖,换句话说,他们都是直接侍奉皇上的近臣,所以任命无需通过丞相府。陈安写完文书盖章后,便立即生效了。

    陈安写完后,用嘴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看着上面长长的名单,心中满是得意。

    如此强大的秘书团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了!

    当年汉武帝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渐渐削弱前朝大臣的权力,使他们从政策的制定者变成了只知服从命令的执行者。

    这种做法有点像后世的内阁和军机处,把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

    内廷负责决策,外廷负责执行。若外廷的大臣不同意,可以选择辞职回家照顾第三代!

    不久前的陈安还缺乏这样的底气,但现在的陇西大捷、疆域拓广让他信心满满!

    ...

    出咸阳宫往南,有一条不甚宽阔的东西向道路,路的南侧,是一片低矮普通的建筑,院墙显得有些破旧,不了解的人乍一看,还以为这是某位普通富商的住宅。

    沿着这条路走到尽头,可以看到许多手持长戟的士兵,以及忙碌穿梭的黑衣吏员。

    抬头一看,门楣上赫然写着“丞相府”三个篆字。

    咸阳建城时,这里曾叫大良造府,原是商鞅的府邸,之后又陆续住过张仪、甘茂、范雎、甘罗等人。

    目前的主人是右丞相王守仁。

    丞相府正殿的一侧,是一个半圆形的月门,穿过月门沿着小径前行,会发现一个极为宽广的庭院。

    庭院内山水相伴,绿树成荫,格外静谧。

    穿过水池后,可见一座仿照齐国宫苑建造的小型宫殿,这就是王守仁担任丞相后为自己修建的寝殿。

    寝殿内,郑文正盘膝而坐,一脸愤懑。

    “乱秦者,今上也!”

    从造纸坊回来后,他与吴越、周礼等人并未回到各自的府邸,而是齐聚丞相府。

    相较于郑文愈想愈怒,吴越则表现得非常平静。

    他抚摸着胡须说道:“据说当日陛下扶灵回宫后,将公子刘彻禁锢在帝陵之中……”

    郑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你是说……”

    ------------

    严冬已至,关中的冬天变幻莫测。无风时阳光暖人,甚至能令人出汗;但一旦起风,狂风呼啸如狼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

    陈安坐在金根车中尚感不到寒意,一出车门顿觉寒气逼人。他紧了紧身上的紫貂皮大氅,在众多身披铁甲、手握环首刀的中郎护卫下,向远处的新工坊走去。

    刘诚跟随在陈安身旁,同样披着一件紫貂皮大氅,但比起陈安那件显然逊色许多。

    这些紫貂皮是来自东胡人的贡品,庆贺陈安登基。由于路途遥远,他们的使者直到最近才到达咸阳。

    于是陈安命人将紫貂皮制成大氅,赐给了刘氏兄弟、赵远、王真以及几个宗室高层和岳父张威。

    至于那些东胡使者,则被陈安随意扣留在典客署,借口增进睦邻友好关系,实则欲从他们那里打听一些匈奴及其他北方部落的情况,

    顺便讨论在北方边境开设互市场所,交易东胡特产的可能。

    毕竟陈安心怀仁善,不忍心见到北方部族生活艰难,希望能用河东生产的食盐换取他们用不上的参、貂皮、牛马等土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