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明明对食物的兴趣大于演出的民众们,这次竟然全都沉浸到了剧情当中。
这一次的剧本是鲁金斯基他们在吸取了大量来自百姓们的意见后,多次修改后的成果。
在故事开头讲述了一个自耕农家庭的生活,一对夫妻迎来了他们第三个孩子。
前两个都是男孩儿,到这终于来了一个女孩,因此夫妻俩对这个小女儿百般喜爱,并给她取了一个是十分好听的名字阿琳娜。
阿琳娜小时候母亲疼爱她,父亲包容她,就连她的两个哥哥也对他照顾有加。
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很清贫,但是却非常温馨,家长里短的对话间藏着的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期盼的美好生活。
到这里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都已经被牢牢抓住了眼球,就连在领取食物的时候都侧着脑袋看着台上的。
很快剧情到了第二幕,父亲被当地的庄园主强征过去帮他家修马棚。
那时候天下起了雨,但是庄园主却怎么也不愿意让他们到马棚里去避雨。
“可是庄园老爷啊,天下了这么大的雨,我们只是要找个屋檐下的地方站着躲躲就可以了,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舞台上扮演父亲的演员带着一丝哭腔在倔强地哀求着,但是衣着华丽的庄园主却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转着眼睛说道:
“这可不行,我那里面可都是从南边运来的好马,一匹马八十多卢比呢。”
“你们这帮烂脚丫子的进去了,万一惊扰到了我的宝贝马儿们……
……你们赔得起吗?”
庄园主老爷摇晃着脑袋,语气一停一顿地说着,而且眼睛还时不时地瞅着工人们赤裸的双脚,眼神里尽是嫌弃之色。
话剧演到这里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已经在眼底里酝酿着怒火了。
而之后果不其然,父亲在回家后就生病了。
家里没有顶梁柱,村里的混混泼皮什么的就陆续地找上了门来。
阿琳娜的两个哥哥合力打跑了这些坏人,但也因此得罪了他们。
这帮坏家伙趁着阿琳娜一家人在照顾父亲的时候悄悄跑到了佃田里踩坏了他们家的麦子。
要知道他们一家的田有一半是自己,另一半是佃人家的田种的。
时间来到秋天,阿琳娜的父亲已经彻底撑不住了撒手人寰,而地主老爷又在这个时候跑过来催他们家交租子。
但是他们家的田已经被别人踩坏了一半,要是交够了地主老爷的,他们一家就没吃的了。
“这我可不管,当初田契是怎么写的?”
地主老爷跺了跺脚,从大衣内衬里拿出了一张盖着红手印的纸展示给了观众们看,然后高声宣读到:
“佃田12亩,佃租7成5,每年秋收后偿清,概不拖欠。”
“大家都看好了,这可你们家那短命鬼亲自签字,画的大手印子。”
“这白纸黑字的你们也不能不认啊!”
地主老爷生气地将纸张甩了过去,然后背着手转身就要出门。
阿琳娜的母亲赶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角,然后哀求着地主老爷能不能多宽限他们几天。
但地主老爷却不为所动,只是最后的最后才故作精明地建议他们可以先把佃租给交了,然后从他这里再贷一笔粮食用来过冬,利息也不高只不过是八分而已。
迫在眉睫的危机总算的解除了,但台下的所有观众都清楚这才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后面的情节也的确就像大家所猜想的那样,自从在地主这贷了一笔粮食之后,他们一家就永远地背上还也还不完的债。
阿琳娜的两个哥哥每天和母亲一起拼了命地劳动也根本干不完,她则是一个人支撑起了所有的家务。
几年的时间过去,阿琳娜长大了,但他们家也彻底破落下去了。
原本的田地全都拿去抵债了,家里值钱的家具也一个没有了。
母亲也终于病倒了,她和两个哥哥在送走了母亲之后终于是忍受不住这样的生活,决定奋力一搏逃到大城市去。
兄妹三人在这一段中团结友爱、有勇有谋,三人一起将地主给耍的团团转,逗得台下的观众都跟着哈哈大笑。
最后三人机智地从地主那里弄到了一笔钱,以此为路费前往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城市。
然而到了大城市之后他们三人的生活非但没有改善,而且还变得比以前更糟。
两位兄长每天在工厂里干的累死累活,赚得的钱竟然还不够养活他们兄妹三人。
为了补贴家用阿琳娜就只能到处帮人浆洗衣服来赚钱。
然而某一天一群觊觎与她美色的混混竟然趁着她两位兄长不在家,把她给绑了。
等兄长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在哪都找不到自己的妹妹。
等场景一转观众们才知道,阿琳娜已经被卖到风月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