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 第397章 更高层次的战斗

第397章 更高层次的战斗(1/2)

    奥列什镇的战斗已经结束了,革命军当天就统计完了全部的损失。

    在这次的战斗中革命军总计伤亡721人。

    仅从伤亡数字上看是帝国军的两倍多。

    但就像叶格林常说的一样,战争拼的不是消灭了多少敌人,而是消灭了敌军多少有生力量。

    在这方面,革命军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

    帝国军第57师因为伤亡、失踪、失去编制、丢失武器所造成的战斗人员缺额已经超过了2000人。

    革命军第一阶段的基本战略已经完成。

    主力部队已经转移至杜布罗森林内部,正在朝着斯维尔山脉挺进。

    “战略对抗有时候就像是两个人在打牌一样,你压一张牌我就跟一张牌。”

    “等时间成熟了,两边就得把手上的牌都压出去。”

    叶格林在部队休息的时候,主动带头讨论起了之后的战略规划。

    “所以说对于战略决战,很多人都说是在赌,但我很不喜欢赌这个字眼。”

    “我们现在也绝不该去赌!”

    革命军刚刚完成了战略转移,叶格林这次把奥尔加格勒方向的革命军全都带了过来。

    革命军以原本的105、106两个团为基础扩充成了两个纵队。

    每个纵队下辖8个支队,每个支队下面有两个团,平均每个团大概2000到2200人左右。

    每个团在战前还根据叶格林的指示划分出了两套指挥班子

    一旦情况允许,团长和政委可以各自带领两套班子分裂成两支编制更小的部队。

    为了应对这次的山地作战,革命军放弃了此前的大兵团编制,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调配方式。

    现在的一个纵队从人数上来看,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帝国军步兵师,但是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旅。

    一个纵队下辖的一个支队在人数上介于团和旅之间。

    虽然纵队下辖的支队数量极多,但是支队下辖的小编制团却只有两个。

    这使得革命军在局部战场上的部队调遣将会变得十分灵活!

    通常来说各部队之间的配合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战场局势千变万化,信息的延迟经常让各部队间缺乏有效的配合。

    这时候旅与旅之间的配合就需要师部去调节,团与团之间的配合就需要旅部去调节。

    因此为什么师通常会下辖三个旅,旅会下辖三个团。

    是因为三这个数字好听吗?

    当然不是。

    还不是因为三个指挥系统之间是最好协调的。

    多了协调难度会急剧上升,少了又有些浪费。

    可以说现在帝国军的标准就是在不断的战争中被磨合出来的最优解。

    然而革命军这次的编制改动却完全违反了这些经过战火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此叶格林是这样解释的:

    “经验不经验的不重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

    “帝国军之所以会形成现在这样的大兵团编制,其实根源还是在他们对内剥削的问题上。”

    叶格林解释道,帝国由于其国内巨大的种族矛盾,这导致了他们在军队建设上面一直缺乏有效的动员手段。

    说通俗一点就是帝国军没法解释士兵为何而战的事情。

    如果是普通的民族国家完全可以用民族主义叙事去解释这个问题。

    教廷可以用宗教信仰和收复失地去解释。

    哪怕是既不神圣也不光复的联盟也可以用打倒吸血鬼、解放人类为口号去团结人。

    唯独帝国这边什么都做不到,只能用金钱去购买军队的忠诚。

    这样雇佣式的军队若要想形成战斗力,对职业化的要求非常高。

    同时为了保证帝国军事上的优势,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武器设备,必须保证技术上的优势。

    “咱们的敌人不管是本土来的还是殖民地这里的,都有一个老毛病。”

    “那就是过度依赖所谓先进的武器。”

    “这个问题就集中体现在两个点上,一个是重炮集团,一个是机甲部队。”

    叶格林带头分析着帝国军的情况。

    诚然帝国军的这两个优势,就现在来说革命军是完全没有办法正面应对的。

    但相对应的帝国军绝对的优势也会构建起他们的绝对劣势!

    为了维持重炮集团和机甲部队的作战能力,帝国军一个师的编制十分臃肿!

    总计一万五千多人的兵力,其中有四千多人就只是为炮兵和机甲服务的。

    一个师属炮兵营共有18门重型野战炮,每个野战炮配属有16名士兵。

    其中8人负责操作火炮,剩下的8人全都在负责弹药的运输工作。

    这样的炮兵营,帝国军每个师会配置一到三个。

    机甲部队差不多也是这个状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