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帝无幽 > 第645章 荀孟之争(上)

第645章 荀孟之争(上)(1/2)

    ……

    儒门圣地,书院深处,有一处名为“知行阁”的雅致庭院。

    万载青松掩映下,一方石桌置于流水曲觞之侧,桌上温着两壶千年“文心酿”,酒香与庭院中弥漫的淡淡墨香、竹香交织,沁人心脾。

    对坐的二人,正是当今儒门两位掌院——荀矩与孟规。

    荀矩一袭玄色深衣,衣襟袖口以暗金丝线绣着繁复的“礼”字纹路,面容清癯,双目开阖间精光内敛,似能洞悉世间一切法理规则。

    孟规则身着月白儒袍,宽袍大袖,气质温润如玉,眉宇间自带一股令人心折的平和正气,仿佛春风化雨。

    两位儒门掌院已在此对饮三日,笑谈儒门万载风云。

    “哈哈,想起当年你我初入儒门,拜在儒祖座下时,为了一篇《正气歌》的释义,竟能在‘典藏阁’内争辩七天七夜,饿得前胸贴后背,最后还是师姐偷偷送来灵米团子才救了急。”

    孟规举杯,眼中满是追忆的暖色,周身浩然正气随着舒缓的心境微微荡漾,令庭院中的灵花异草愈发欣欣向荣。

    荀矩嘴角亦勾起一丝难得的笑意,手指轻叩桌面,发出清脆的响声。

    “是啊,那时儒祖刚证道不久,以无上智慧熔铸百家,立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重境界,开创我儒门道统。”

    “你我皆是以‘平天下’为己任,才投身门下。”他抿了一口酒,继续道,“犹记得儒祖于‘问道崖’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天地异象纷呈,万道共鸣。”

    “你我当时修为尚浅,只能勉强感悟其中万一,却已觉大道无穷,心生敬畏。”

    孟规点头,感慨万千:“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你我亦从懵懂少年,成了执掌一脉的朽骨老叟。”

    “这万年,人族有圣火长城庇佑,有百家争鸣砥砺,虽外有冥夜虎视,内有纷争不断,总算大体太平,文明薪火得以相传。”

    然而,说着说着,孟规举杯的手微微一顿,温润的眉头渐渐蹙起。

    他抬头望向庭院上空,此时理应已是子时,夜空深邃,星月争辉。

    但此刻,映入他眼帘的,却依旧是白昼般的景象,日光灼灼,毫无衰减之意,甚至有些刺眼。

    庭院内的光影规则似乎被某种力量扭曲,显得极不自然。

    “咦?”孟规放下酒杯,面露疑惑,周身原本舒缓的浩然正气本能地开始凝聚,散发出警觉的波动。

    “荀兄,今日这时辰……似乎有些不对。算算时间,此刻应是子时,为何这天光依旧大亮,如同正午?莫非是书院的守护大阵出了什么纰漏?”

    荀矩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平静。

    他并未立即看向孟规,而是自顾自地又斟了一杯酒,轻轻叹息一声。

    那叹息声悠长。

    “唉……看来我这阵法造诣,到底还是不怎么样。仓促布下的这‘伪昼弥天阵’,终究未能尽善尽美,留下了些许痕迹。”

    “若是佛门那位精通时空妙法的‘药师佛’在此主持,以其无上佛法编织幻境,定然能做到浑然天成,不会让你有丝毫察觉。”

    孟规闻言,眉头皱得更深,心中那股不安之感迅速放大。

    他沉声问道,语气已带上了一丝凌厉:“荀兄,你此言何意?什么‘伪昼弥天阵’?你在此地布阵做什么?”

    荀矩终于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上孟规锐利的视线,那目光深处,再无往日论道时的平和之意。

    “意思已经足够明显了,孟兄。此阵并非护持之用,而是……禁锢之阵。”

    “目的,便是隔绝此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扭曲时空感知,让‘浩然天’乃至整个儒门,在此刻都成为聋子、瞎子。”

    “你……!”

    孟规霍然起身,磅礴的浩然正气如潮水般涌出,瞬间将石桌周围的灵气都凝固了。

    他死死盯着荀矩,“你这么做,是为了配合什么?难道……难道你也是冥殿之人?是那祸乱天下的冥尊之一吗?!”

    这个猜测太过惊人,以至于他说出口时,都感到一阵心悸。

    荀矩,儒门掌院之一,与他并肩守护人族万年,倡导“礼法治世”、“化性起伪”的荀矩,怎会与冥殿为伍?

    荀矩面对孟规的质问,神色依旧平静,他缓缓点头,道:“不错。我在冥殿,位列第二冥尊。”

    “你!”

    尽管已有猜测,但亲耳听到荀矩承认,依旧让孟规如遭重击,踉跄后退半步,脸上血色尽褪。

    万年相交,并肩作战,共同执掌儒门,维护人族秩序的一幕幕在眼前飞速闪过,最终却定格在对方那冷漠的承认之上。

    孟规厉喝:“荀矩!你……你竟敢背叛儒门!背叛人族!你可知此举,会将亿万人族推向万劫不复之深渊!儒祖若在,该何等心痛!”

    荀矩看着激动不已的孟规,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复杂情绪,但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