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综影视:过分觊觎 > 第765章 小巷人家3

第765章 小巷人家3(1/4)

    纺织厂的大喇叭里传出激昂的音乐声,林小满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日历——1982年5月15日,她已经穿越到这个时代整整一个月了。

    "小林,厂长找你!"技术科的老周探头进来喊道。

    林小满放下手中的绘图笔,整了整衣领。这一个月里,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在技术科站稳了脚跟。不仅整理完善了所有设备图纸档案,还翻译了三份进口设备说明书,解决了困扰厂里许久的技术难题。

    厂长办公室宽敞明亮,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奖状。王厂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头发花白,眼神锐利。

    "小林同志,坐。"王厂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听说你在大学学的是机械?"

    林小满心里一紧。她档案上写的是高中毕业,哪来的大学学历?但转念一想,可能是自己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让人误会了。

    "我...自学过一些。"她含糊地回答。

    王厂长笑了笑:"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下个月市里要举办纺织系统技术比赛,各厂选派三名代表参加。我和几个科长商量过了,决定派你去。"

    林小满惊讶地瞪大眼睛:"我?我才来一个月..."

    "时间不是问题,能力才是关键。"王厂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比赛大纲,你准备一下。如果取得好成绩,厂里会考虑给你转正定级。"

    走出厂长办公室,林小满的手微微发抖。技术比赛?她对80年代的纺织技术了解有限,怎么比?但转念一想,这也许是她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的机会。

    回到技术科,她立刻开始研究比赛大纲。比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纺织机械原理、工艺流程等;实操则是故障排除和工序优化。林小满松了口气——这些正是她的强项。

    "老周,能借我一些技术手册看看吗?"她问道。

    老周推了推老花镜:"都在后面柜子里,自己拿。不过那些书很枯燥,你看得懂吗?"

    "试试看。"林小满笑了笑。

    接下来的两周,林小满几乎住在了厂里。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就啃那些发黄的技术手册。有些概念已经过时,有些则与现代纺织理论一脉相承。她将有用的内容整理成笔记,并尝试用现代思维重新解读。

    比赛前一天晚上,林小满在庄家吃饭时明显心不在焉。

    "小林,最近工作很忙?"黄玲夹了块红烧肉放到她碗里。

    "嗯,明天要参加一个比赛。"林小满勉强笑了笑。

    一直沉默的庄图南突然开口:"什么比赛?"

    "纺织系统的技术比赛。"林小满扒了口饭,"我没把握..."

    "你行的。"庄图南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我看过你画的那些图纸,思路很清晰。"

    林小满抬头看他,发现他正专注地望着自己,眼神中有种莫名的信任。她的心突然跳快了一拍。

    比赛当天,苏州纺织局的大礼堂里聚集了来自各厂的近百名选手。林小满深吸一口气,走进考场。

    理论考试比她想象的简单许多。那些在现代已经普及的知识,在这个时代还是新鲜概念。当其他选手还在苦思冥想时,她已经答完了一半题目。

    实操环节更加顺利。考官设置了几处纺织机故障,要求选手排查并修复。林小满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让她对机械结构有着敏锐的直觉。她不仅快速修复了故障,还提出了优化建议,让考官们连连点头。

    最后一项是工序优化。考官给出一个传统纺织流程,要求选手提出改进方案。林小满思考片刻,大胆引入了现代流水线管理的理念,将原本分散的工序重新整合,设计出一条高效连续的生产线。

    "这位同志,你的思路很新颖啊。"一位白发考官扶了扶眼镜,"这种'单元化生产'的概念,国内还很少见。"

    林小满心里一惊——她忘了这种管理方法在80年代初的中国还未普及。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我是从一本外国杂志上看到的,觉得很有道理,就试着应用了一下。"

    考官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低声讨论了几句。

    三天后,比赛结果公布:苏州第三纺织厂获得团体第二名,林小满个人获得"技术能手"称号。厂里为此专门开了表彰大会,王厂长亲自给她戴上了大红花。

    "小林同志虽然来厂时间短,但勤奋好学,勇于创新,是全厂职工学习的榜样!"王厂长洪亮的声音在礼堂回荡,"经厂党委研究决定,即日起调任林小满同志为技术科正式技术员,工资上调一级!"

    掌声雷动,林小满站在台上,眼眶发热。这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感到被认可、被接纳。

    表彰会结束后,技术科科长李国强叫住了她:"小林,下周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上海纺织研究院的专家要来考察,你负责接待讲解。"

    "我?"林小满惊讶道,"我才刚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