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综影视:过分觊觎 > 第702章 梦华录3

第702章 梦华录3(1/2)

    《宋月今时》第三章 樊楼茶宴

    辰时三刻的樊楼,雕花木窗半开着,飘出阵阵龙涎香。林疏桐跟着顾千帆拾级而上,裙角扫过青石台阶,每一步都像踩在云里。她攥着竹编茶箱,箱里装着昨日赵盼儿借她的兔毫盏,还有自己连夜用棉花和细布缝的茶滤——原世界的便携茶具,或许能派上用场。

    \"到了。\"顾千帆停在一扇朱漆门前,门楣上悬着\"万茶堂\"三个鎏金大字。他抬手叩门,门内传来小厮的尖嗓:\"顾都头到!\"

    门开的刹那,林疏桐差点被穿堂风灌得踉跄。堂内摆着十二张梨花木茶桌,每张桌上都摆着汝窑天青盏,茶博士们捧着茶筅穿梭,蒸腾的热气里混着各种茶香——有建州的龙团凤饼,有顾渚的紫笋,甚至还有她从未见过的乳白茶膏。

    \"顾都头,您可算来了!\"说话的是个穿团花锦袍的中年男子,手里端着茶盘,\"今日是蔡太师的茶会,您带的这位姑娘是?\"

    \"蔡太师?\"林疏桐心里一惊。原着里蔡京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要让他三分,赵盼儿后来被卷入的\"君子之约\",正是因蔡京之子蔡攸而起。

    顾千帆没接话,只将林疏桐往前带了半步:\"这位是林姑娘,昨日在马行街见她点茶,手法独到。\"他指了指角落的空桌,\"我们坐那儿。\"

    中年男子赔着笑退下。林疏桐刚坐下,就见隔壁桌坐着个穿月白襦裙的女子,鬓边插着支珍珠步摇——正是赵盼儿。她正低头拨弄茶盏,见林疏桐望过来,立刻扬起笑脸,用手势比了个\"等我\"。

    \"顾都头,这茶会的规矩是?\"林疏桐压低声音。

    \"每桌备一套茶器,茶博士现点现烹。\"顾千帆拿起茶箱,\"你且看仔细,一会儿我替你点。\"

    话音未落,茶博士已捧着茶盘过来:\"顾都头,今日有新到的北苑'瑞云祥龙',可要试试?\"

    顾千帆点头,又对林疏桐道:\"这是今年的头纲,比昨日的'龙团胜雪'更金贵。\"

    林疏桐接过茶饼,指尖触到饼身的纹路——比博物馆那枚青釉茶盏的冰裂纹更细密。她忽然想起导师说过,宋代贡茶的饼模都是内廷匠人雕刻,每款茶饼的花纹都藏着吉祥寓意。

    \"林姑娘,要一起点茶吗?\"隔壁桌的赵盼儿端着茶筅走过来,发间的茉莉被热气熏得更盛,\"我刚学了'七汤点注',正愁没人指点。\"

    林疏桐刚要应,就听门口传来喧哗。几个穿青衫的公子哥儿簇拥着个白面书生进来,那书生腰间挂着羊脂玉佩,正是原着里多次出现的\"欧阳公子\"——欧阳旭。

    \"顾都头!\"欧阳旭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目光扫过林疏桐,\"这位是?\"

    \"林姑娘,马行街茶棚的。\"顾千帆语气平淡,\"欧阳公子有事?\"

    \"也没什么。\"欧阳旭走到林疏桐桌前,盯着她的茶箱,\"听说林姑娘点茶手法了得,不如与我比试一场?若我输了,便送你十贯钱;若你输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颈间的珍珠上,\"便把这串珍珠帕子送我当彩头。\"

    赵盼儿立刻挡在林疏桐面前:\"欧阳公子好没道理!我姐妹刚来东京,哪懂什么比试?\"

    \"赵娘子莫急。\"林疏桐按住赵盼儿的手,\"我应了。\"她望着欧阳旭,\"但我有个条件——茶器、茶品都用我的,如何?\"

    欧阳旭挑眉:\"你当我是来凑数的?\"

    \"你若不敢,现在认怂也不迟。\"林疏桐扯出茶箱里的兔毫盏,在桌上摆成一圈,\"我这茶箱里有建州茶、顾渚紫笋,还有赵娘子给的茉莉花。就用这些,如何?\"

    茶博士们面面相觑,顾千帆突然笑了:\"有趣。欧阳公子,你若怕输,我替你应了。\"

    \"顾都头莫要多事!\"欧阳旭涨红了脸,\"我应了!\"

    比赛规则很快定了:两人各用三盏茶,茶博士计时,沫饽最绵密、图案最精妙者胜。

    林疏桐先取了建州茶。她用茶针在饼上戳出细孔,借茶博士的茶碾碾成末——原世界的茶碾多是金属制,比宋代的竹制更锋利,茶末也更细腻。筛茶时,她故意用了两层茶罗,第一层粗筛去茶梗,第二层细筛留茶末,动作流畅得像在实验室做实验。

    赵盼儿凑过来看,眼睛发亮:\"你筛茶的手法好快!我在杭州时,老茶博士筛一遍茶末要半柱香,你这才一盏茶的工夫!\"

    林疏桐笑而不语。她想起导师说过,宋代茶末的细度直接影响点茶效果,现代实验室的超微粉碎技术,或许能给古人一些启发。

    第一汤点茶,她注水七分满,手腕轻旋,茶末均匀浮起;第二汤击拂,茶筅如游龙般在盏中穿梭,泡沫渐渐堆成雪丘;第三汤时,她蘸了清水,在泡沫上点了朵六瓣茉莉——这是赵盼儿茶棚里的招牌花,也是她昨夜在博物馆《撵茶图》里见过的图案。

    茶博士举着铜漏壶报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