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烛光比往常暗淡了许多。若曦跟在李德全身后,穿过重重殿门,心跳如擂鼓。康熙深夜急召,必有大事。
内殿药香浓郁,龙榻上的康熙比上次见面又苍老了许多,两颊凹陷,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
\"臣女参见皇阿玛。\"若曦跪地行礼。
\"起来吧,到朕跟前来。\"康熙的声音沙哑虚弱。
若曦小心翼翼地上前,在龙榻旁的绣墩上坐下。近距离看,康熙的面色灰暗,已是油尽灯枯之象。她心头一紧——历史上康熙就是在今年驾崩的!
\"若曦啊,\"康熙艰难地喘息着,\"朕时日无多了。\"
\"皇阿玛洪福齐天,定能...\"
康熙抬手打断她:\"朕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今夜召你来,是有要事相托。\"
若曦屏住呼吸,等待下文。
康熙从枕下取出一个锦盒,颤抖着递给她:\"这里面的东西,等朕大行之后,你再打开。\"
若曦双手接过,锦盒不重,却似有千钧之力。
\"皇阿玛...\"她声音哽咽。
\"朕这些日子想了许多。\"康熙目光悠远,\"关于继承人选...朕心中已有决断。只是...\"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李德全连忙上前拍背。
咳喘稍平,康熙继续道:\"朕想听听你的意见。若你站在朕的位置上,会选谁?\"
若曦手指紧紧攥住锦盒。这是送命题啊!康熙明明已有决断,为何还要问她?
\"臣女...臣女不敢妄议...\"
\"朕准你直言。\"康熙目光如炬,\"就当是...一个父亲在请教女儿的意见。\"
若曦深吸一口气。她知道历史上康熙最终传位于四阿哥,但此刻若直接推荐四阿哥,反而显得刻意。
\"皇阿玛,\"她谨慎地开口,\"为君者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四阿哥刚毅果决,执法严明,能整饬吏治;十四阿哥年轻有为,军功显赫,深得将士爱戴。但...\"她顿了顿,\"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官场积弊甚深,或许更需要一位雷厉风行、锐意改革的君主。\"
她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四阿哥更适合。
康熙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老四知道你这么为他说话吗?\"
若曦慌忙跪下:\"臣女并非为四阿哥说话,只是...据实而言。\"
\"起来吧。\"康熙疲惫地闭上眼,\"朕累了,你退下吧。记住,锦盒里的东西,务必在朕大行之后再看。\"
\"臣女谨记。\"
走出乾清宫,夜风刺骨。若曦抱紧锦盒,心中五味杂陈。康熙的召见和那番话,明显是在做最后的考察。她不确定自己的回答是否恰当,只能祈祷历史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
回到府邸,若曦辗转难眠。锦盒就放在枕边,她却不敢打开——康熙尚在,她不能违抗圣命。
三日后,钟声响彻紫禁城——康熙皇帝驾崩了!
举国哀悼的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遗诏上。若曦穿着素服跪在命妇队列中,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当宣读遗诏的大学士宣布\"传位于四阿哥胤禛\"时,她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然而,朝堂上的风波才刚刚开始。八阿哥党羽质疑遗诏真实性,十四阿哥从西北紧急回京,京城暗流涌动。新登基的雍正皇帝——昔日的四阿哥胤禛——以铁腕手段镇压了反对声音,八阿哥被圈禁,十四阿哥被软禁...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若曦闭门不出,直到丧期结束,新帝召见。
养心殿已焕然一新,处处彰显着新主人的风格——简洁、肃穆、一丝不苟。雍正帝端坐在龙椅上,面容比从前更加冷峻,眉宇间的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臣女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若曦跪地行礼,声音微微发颤。
\"平身。\"雍正的声音比从前更加低沉。
若曦起身,却不敢直视龙颜。她能感觉到雍正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却猜不透其中的含义。
\"先帝留给你的锦盒,可曾打开?\"雍正突然问道。
若曦一惊:\"回皇上,已经打开。\"她取出一直随身携带的锦盒,双手奉上,\"是先帝的一封手书和...传位诏书的副本。\"
雍正接过锦盒,却没有查看,只是放在一旁:\"先帝在最后时刻召见你,说了什么?\"
若曦如实禀告,包括康熙问她继承人选的事。听完,雍正沉默良久,突然问道:\"若曦,你可愿入宫为妃?\"
这问题来得太突然,若曦一时语塞。她曾无数次幻想与四阿哥——现在的雍正——在一起的场景,但真正面对这个问题时,却感到一丝陌生与恐惧。眼前的男人虽然有着四阿哥的面容,但气质已截然不同,那双眼中的温情被威严取代,让她不敢相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