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近日是否夜寐不安,多梦易醒?\"若曦谨慎地问。
明玉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格格面色无华,眼下青暗,是心脾两虚之症。\"若曦解释道,\"可服用些红枣、龙眼肉煮粥,安神养心。\"
明玉将信将疑,正要再问,忽然一只蜜蜂飞了过来,绕着她头上的绢花打转。
\"啊!\"明玉尖叫一声,慌乱地挥手驱赶。那蜜蜂被激怒,直朝她脸上扑去。明玉吓得连连后退,眼看就要跌入身后的荷花池。
若曦一个箭步上前,一手拉住明玉,另一手迅速摘下自己头上的银簪,精准地击落了那只蜜蜂。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明玉惊魂未定地抓住若曦的手臂:\"你...你...\"
\"格格没事吧?\"若曦关切地问。
明玉突然红了脸,低声道:\"谢谢你。\"
十阿哥拍手笑道:\"精彩!若曦你身手不错啊!\"
十三阿哥也赞叹道:\"反应真快,像是练过似的。\"
若曦暗叫不好。她刚才情急之下使出了现代学过的防身术动作,这在清朝闺秀身上可不常见。她连忙解释:\"奴婢小时候顽皮,常跟家丁学些拳脚...\"
\"马尔泰将军的女儿,果然不同凡响。\"十三阿哥笑道,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
明玉此刻已恢复了些傲气,但看若曦的眼神友善了许多:\"你救了我,我明玉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以后在宫里有人欺负你,报我的名字!\"
若曦忍俊不禁:\"谢格格厚爱。\"
一行人正要散去,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若曦姑娘,四阿哥让您明日巳时到雍亲王府,别忘了带《水经注》。\"
若曦一愣:\"《水经注》?\"
十三阿哥挑眉:\"四哥邀你去府上?还讨论《水经注》?\"他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有意思。\"
若曦这才反应过来,四阿哥是在众人面前坐实了明日的邀约,让太子无法强要她去诗会。她心中涌起一丝感激,但更多的是困惑——四阿哥为何如此费心帮她?
次日清晨,若曦特意换上一件素雅的淡绿色旗装,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簪子,显得端庄而不失礼数。她向李德全告了假,带着从乾清宫借出的《水经注》,乘着四阿哥派来的马车前往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不如八阿哥府邸奢华,却处处透着严谨与秩序。青石板路一尘不染,树木修剪得整整齐齐,连下人们走路的步伐都仿佛丈量过一般。
若曦被引至书房,四阿哥正在伏案疾书。见她进来,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坐下,便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公文。
若曦安静地坐在一旁,悄悄打量这间书房。四壁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分门别类排列得一丝不苟。案几上的文房四宝摆放得规整有序,连毛笔都与墨碟保持绝对平行。这强迫症般的整洁让若曦不禁莞尔——历史上的雍正皇帝确实以严谨着称。
\"笑什么?\"四阿哥突然开口,吓了若曦一跳。
\"奴婢...奴婢只是惊叹于四阿哥藏书之丰。\"若曦慌忙解释。
四阿哥放下笔,锐利的目光直视她:\"昨日太子向皇阿玛讨要你,被皇阿玛以'御前之人不可轻动'为由拒绝了。\"
若曦心头一震,既后怕又庆幸。
\"你很幸运。\"四阿哥语气平淡,\"但太子不会轻易放弃。\"
\"谢四阿哥提醒。\"若曦低声道,\"也谢四阿哥昨日相助。\"
四阿哥不置可否,伸手道:\"《水经注》带来了吗?\"
若曦连忙奉上书籍。四阿哥翻开看了几页,突然问:\"你上次说的治水之法,是从何处学来的?\"
若曦早已准备好说辞:\"奴婢幼时在江南,曾听外祖与友人讨论过。\"
\"你外祖姓甚名谁?\"
\"姓林,名怀远。\"若曦随口编造。
四阿哥目光如炬:\"浙江确有林氏家族,但并无叫林怀远的治水名家。\"
若曦心跳漏了一拍。四阿哥竟然调查过她!
\"奴婢外祖并非名家,只是...只是喜好研究水利。\"她硬着头皮解释。
四阿哥不再追问,转而讨论起《水经注》中的内容。若曦松了口气,庆幸自己在现代读过这部古代地理名着,能够应对一二。
讨论间,一名侍卫匆匆进来,在四阿哥耳边低语几句。四阿哥眉头一皱:\"知道了。\"他转向若曦,\"皇庄送来急报,说有农事请教。你随我一同去看看。\"
若曦惊讶不已,但不敢违抗,只得跟上四阿哥的脚步。
雍亲王府的皇庄位于城郊,种植着各种作物。庄头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农,见到四阿哥便跪地诉苦:\"四爷,今年种的稻子长势不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