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281章 t坦克入编,成立第八战区军事学院

第281章 t坦克入编,成立第八战区军事学院(1/2)

    涉及到战区规模的调整,往往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事情。

    李峰的第八战区进入短暂的休整。

    两大主力分别进行装备的革新跟更换。

    配备更多的榴弹炮、迫击炮,更换更新的车辆、牵引车。

    敌占区内的武装势力却异常的活跃,破袭运动发展到了高潮阶段,约有上百个团的兵力,二三十万兵马加入作战。

    战火蔓延华北各地,日伪军头上全部蒙上了一层危机。

    小鬼子被这波破袭运动打的头昏脑涨。

    机动兵力不足的劣势彻底暴露了出来。

    尤其在太行山一线,108师团的缺失,让雁门纵队如鱼得水。

    李云龙半个月就整编了3000多人,一举扩充到六千多人马。

    连续攻克多个县城。

    雁门纵队的主力涌入进来后,在石门附近,打下了一片根据地。

    赵刚牵头,发挥游击队等特色,迅速的吸纳零星武装,进行统一的调度,进行正式的训练,提升这些散乱武装的战斗力。

    先打伪军,再扫日寇的策略。

    从伪军手上夺取武器跟作战物资,再转过头来破坏日军的占领区。

    另一个如鱼得水的是35军,已经在直隶府周边站住脚。

    缺乏有效的攻坚手段,暂未拿下直隶府。

    这两股兵力成了第八战区的前沿先锋,借助大捷的余波,狠狠的发育了一波。

    付无义还是有能力的,迅速从1.2万人左右,扩编至2万余人。

    雁门纵队从一万人左右,提升至3万人。

    其中大部分是游击队、民兵等武装。

    主力部队依然是三个加强团。

    从中抽调5000人左右,调入独立军、46军,用于补充作战消耗。

    也算是吸一吸雁门纵队的血。

    双方联合建军的目的,不就是互相发育吗?

    李峰提供装备,对方提供人手。

    到了初步开花的阶段,自然要将部分精锐拿回来,整编到第八战区麾下。

    马龙蛟、马红宾各派出3个骑兵团,已经到了雁北。

    受第八战区命令,三个骑兵团加入到独立军麾下作战,由张大威代为指挥。

    补充独立军在山区的机动作战能力。

    剩下的三个骑兵团,则调入冀中,利用其机动性作战优势,留作支援兵力。

    李峰的调度不紧不慢。

    其势力范围却在不声不响之间,扩充到了平原地带。

    如果从地图上看下去,西北大片地方连成一片,沿着山势向东,都是第八战区的兵锋。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稳定局面的同时,第八战区成立军事学院,从外聘请军事顾问,用于指导装甲作战、步兵作战、炮兵作战。

    挑选队伍内营、团级别的军官,前往军事学院深造。

    尤其是马红宾、马龙蛟的手下。

    这伙人的战斗力弱,军事素养不足,需要加紧提升。

    鬼子第一军司令内。

    筱冢义男皱着眉头查阅情报,随后看向作战地图,眉头骤的更深了。

    “第八战区的动静不大,李峰又开始蛰伏起来了?按照情报反馈,其独立军、46军的损失并不大。却依然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借助游击区扩充地盘。”

    “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第八战区局面图

    第一军已经呈现在包围之中。

    晋绥军、八路、中央军活跃在周围山区,依托山势坚守。

    打又打不过去,推也推不掉。

    实在是让人头疼啊。

    第一军的三个师团,分别应对晋绥军、中央军、八路的压力。

    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则用来守备正太铁路线。

    局面对筱冢义男非常不利,一旦李峰封锁了铁路线,将联合各部,将其彻底封锁在表里山河内。

    雁门纵队、35军在冀中做大,一旦涉入到冀南范围。

    势必协助封锁石门方向。

    唯一进入晋战区的铁路线可就没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必须加强防守。

    偏偏这个时候,八路各团主动破袭,让本就脆弱的局面雪上加霜。

    第一军必须想办法,要么打穿晋南山区,要么从表里山河撤离,只防守平原地带,将地盘送给第八战区好了。

    真正明白战事的军官很清楚,一旦把太行山一线全部让给了李峰。

    第八战区兵力随时可以从各个角度杀入平原。

    防守的压力太大。

    小鬼子有多少兵力来打治安战?

    又有多少兵力守备运输线?

    发愁的事情太多了,鬼子司令官的脑子不够用了。

    华北方面军内人事变动,原司令官杉山元卸任,两次指挥失误,导致局面劣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