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击炸裂般的声音,这是120毫米迫击炮的声响。
不同迫击炮之间,声音是不一样的,50毫米、60毫米迫击炮像鞭炮一样,噼噼啪啪的声音。
81毫米迫击炮就有了嗵嗵嗵响声。
炮弹扎在鬼子的战壕上,掀起一大片泥土,即便躲在战壕内也不能幸免。
张大威、张大彪、佟伟三位师长合兵一处。
佟伟一过来就夸:“新型的迫击炮好用啊,威力大,轻便,易于移动。打击效果远胜山炮,日后咱们得多多配备几门。”
“你们看,鬼子的阵地被炸得七零八落,连头都不敢冒。”
“吃过了中午饭,一个小时就能吃掉他们。”
张大彪此时拿出了刚刚接收到的电报:
“佟师长,长官来了新的消息,让独立2师继续包围日军第四旅团,我跟老张要往南继续进攻了,渡过雁门,直插雁南。”
“吃掉鬼子残部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佟伟微微皱起眉头。
“不是吧,你们两个师去吃肉,让我吃残羹剩饭?第四旅团剩下两千多人,一波冲锋就能吃掉他们,长官在搞什么计划?”
三人一合计,大概明白了。
108师团就在侧翼进攻,跟35军酣战,担心35军拦不住鬼子师团的猛攻。
特意留一伙鬼子围点打援,引诱108师团分派兵力过来。
到时候独立2师至少能再打一个旅团,分扯108师团的主力。
留35军、独立2师困住鬼子108师团,可顺势开启北部的歼灭战。
同时发起对雁南的冲击。
雁南防守主力是第四旅团,现在第四旅团被困在了张大威等人手上,整片雁南地带兵力空虚。
即便筱冢义男紧急调兵,能调动的也仅仅是守卫太源、阳泉两个方向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
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只有五千人左右,不可能是摩步师的对手。
战争几个常用的手段中,以快制慢最有效,但难度也是最高的。李峰要求张大威、张大彪立刻向雁南进兵,横扫忻定地区。
同时调动雁门纵队两个团的主力,配合独立军作战,要求赵刚等人,联络山区八路各团,配合对敌反击。
重点打掉鬼子的据点、交通封锁哨卡、依附日军的伪军黄皮狗。
张大威摊开作战地图,指着崞县、定县、忻县三处,跟张大彪商量策略。
“按照长官的意思,我独立1师摩步化程度高,负责纵深推进,直插忻县方向,封锁战场的大门,阻挠两个混成旅团来援。”
“独立3师、卫国团、新二团负责清扫雁南守军,迅速拔掉大型据点跟县城据点。最后在忻县南口汇合。”
“老张,这样安排没问题吧?”
张大彪没有意见,打谁不是打,收拾谁不是收拾。
摩步团率先启动,一大批军用摩托车纵深向前,随后是卡车跟装甲车等联合渡过雁山。
突击忻县南口作战计划
所谓以快打慢,就是趁着日军主力没有动作之前,迅速的抢占有利位置,封锁整个忻定战场。
将这片区域的宪兵、伪军、治安兵力一网打尽。
李峰粗略看了一下,毕竟即时战略视野涵盖范围太大,这一小片盆地内有8000左右的治安兵力。
其中伪军占了大多数约有6个保安团,鬼子宪兵队1500人左右,据点防守兵力几百人。
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也就三流,不值一提。
平陆勇夫第四旅团被击溃的时候,第一军毫无动作,这就给了李峰新的判断。断定第一军并未做好支援安排,还在等着108师团解围。
敌不动,我动。
既然筱冢义男不想支援雁北,那我打掉你的雁南区域,你还按兵不动吗?
还忍得住不支援吗?
只要对方不是一股脑的安排三个师团、三个混成旅团往北推,那所有的支援兵力都是葫芦娃舅爷爷,纯粹是添油送死。
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儿杀一双。
独立军指挥部的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李峰盯着布满标记的沙盘,看向忻定盆地方向,将代表第四旅团的图标拔了下来。
“电令张大威部,第一军至少需要 6小时才能抽调兵力赶至忻县。我要求他全力突袭,务必在这个时间前,赶至忻县南口峰坡山,布设防守线,封锁整个盆地。”
电报发出的时候,张大威手上二十多辆装甲车已经冲破了山口,先锋部队已冲破雁南关卡,探路侦查并行。
独立1师像一只黑色巨蟒,从雁门关口内游动出来,随后加速沿公路行进。
卡车上士兵靠着车厢,拿出罐头跟饼干,这就是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