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45章 欲速不达

第345章 欲速不达(1/2)

    在江中心水师战船护卫圈中央,那艘最大的攻城船上,李竹青与萧云骧两人,并肩倚靠船头栏杆,惬意地吹着江风。

    “大王,为何突然决定攻打柴桑府,支援天国?”

    李竹青解开衬衣扣子,让江风吹拂他虽白净,却没多少肌肉的胸膛,驱散暑热。

    见萧云骧一直望着前方未回应,李竹青又道:“无论从哪方面看,此时都不宜大动干戈。”

    萧云骧避无可避,只得转头问道:“为何不宜?”

    李竹青神情郑重地分析:“其一,第五、六、七军正在扩充整训,此时突然转为作战,难免仓促。”

    “其二,我们已连续作战大半年,军需物资储备不多。现在除陈钰成和李绣成两部,其他部队又要作战了,行动消耗必然加大。”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刚控制两湖和黔省,多出那么多地方需管理。消灭敌军容易,地方治理缺人。”

    “同心社扩员、基层官吏培养选拔,都需要时间。现在军校毕业生出来一个,就派往新区一个,川省内政系统提拔的人员,也远远不够。”

    “大王,若自己人不够,只能任用青庭原官吏。长此以往,西王府就成了换皮的青庭官府。”

    “我们推行的新政,落实到基层会不会走样?若基层官吏认识不足,甚至故意歪曲,可能反而成祸害百姓的‘恶政’。”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教训,大王不得不引以为戒。”

    萧云骧听罢,沉默片刻,问道:“仲卿,你是和曾长史、彭先生沟通好的吧,他们让你来劝我?”

    李竹青点头,表情依旧郑重:“他们得知我来和您汇合,让我提醒您,别急功近利,有时慢就是快,扎稳根基比表面控制强。”

    “老彭还让我专门带话给您,说我们做的是开天辟地的事,政策、理念、施政都要和过去分开,这需要时间培养自己的人才,急不得。”

    萧云骧听后,再度陷入沉默。

    他从后世而来,怎会不明白这些道理?

    后世现实的例子。江南政府得国太易。江城一声炮响,各省响应,青帝逊位,前后不过四个月零两天。

    香山先生海外归来,成立金陵联席议会,结果呢?

    政令不出江南,他倡导的政策,有落实吗?

    各地依旧各自为政,军阀混战,毫无统一国家的样子。

    再到奉化将军投靠江南财团,与朱党决裂后,连起码的底层动员能力都没了,只能依靠原士绅土豪,维系统治。

    与霓虹国作战时,壮丁路上死亡、逃亡的人数远超到达战场的人。

    以奉化将军内部讲话记录为例:闽省千人队伍,抵黔省仅余百人;粤省七百人,抵滇省仅剩十七人。

    这是明显的底层治理失能,导致各地的人间惨剧,屡见不鲜。

    可以说,江南政府从建国到虎踞湾湾,从未真正统一过华夏。不过是地图开疆,日记拓土,徒留笑柄耳。

    曾水源、彭钰麟、李竹青都是一时英杰,且是想跟随萧云骧,开创一个新时代,自然要郑重提醒他。

    萧云骧沉默许久,道出真实意图:“仲卿,我此举并非急功近利。我想夺取长江控制权,将青庭控制区分割为南北两块,增加其对南方诸省的统治难度。”

    “如此,我们可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对军、民、商都有极大促进。”

    “但单独控制柴桑府太过孤立,所以要打下赣省,有回旋余地和后勤保障。”

    李竹青思索片刻,摇头道:“大王,这应不是主要目的。”

    见萧云骧又沉默了,李竹青道:“大王,如此重大行动,都不能跟枢务堂成员,说出真实目的吗?”

    萧云骧只得长叹一声,无奈的揉揉脸:“不是不能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简单讲,就是我想让西王府和天国控制区接壤。”

    “为何?”

    李竹青追问不停,“大王想和天国开战?”

    萧云骧摇头,看着李竹青:“我要为一些事做准备,想救活那数十万不该这般窝囊死去的人。”

    李竹青皱着眉,听不懂萧云骧这没头没脑的话。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环顾四周。

    附近只有他们两人,其他几名亲卫远远站着,正对着江边景色说说笑笑,并未留意他俩。

    而赖汶光、林凤翔、黄文金等战将,还在船舱里,讨论此战的具体打法。

    没错,萧云骧如同左靖西故事那样,将此战委托给赖汶光全权指挥。

    所以,只有他和李竹青两个闲人,出来看风景。

    李竹青凑到萧云骧身边,轻声问道:“大王,在你的那个梦里,天国要发生大事?”

    萧云骧点头。

    李竹青又问:“能有多大?”

    萧云骧思索片刻,简略回答:“众王分裂,相互厮杀,血流漂杵。”

    李竹青不依不饶,将耳朵凑近来:“大王,详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