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35章 建议

第335章 建议(2/3)

密迪乐不接萧云骧的话头,却是转移话题:“西王殿下如何看待租界,以及我们已取得的港岛领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云骧摆摆手,态度斩钉截铁:“全部取消,一国之内,岂容国中之国。”

    见密迪乐几人脸色变黑,萧云骧又缓和了语气,说道:“但合规合法的大使馆、领事馆可以存在。一句话,对等及公平即可。”

    “我们要对世界开放,并支持对外贸易,而非闭关锁国。”

    密迪乐不屑的冷笑一声,作为回应。

    萧云骧却不以为意:“我知道现在谈这些,为时过早,也不指望能和你们达成什么协议。”

    “我只是表明态度,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会认真考虑我的建议。”

    密迪乐思索片刻,问起另外一个他关心的话题:“殿下,对在你治下传J,有何看法?”

    萧云骧无所谓地摆摆手:“我们奉行宗J信仰自由,只要是合法宗J,都可以自由传播。”

    密迪乐的眼睛亮了起来,又听到萧云骧继续说道:“但需满足几个要求。”

    “首先J义不得违背西王府规条,并取得官府审批;其次只能在宗J场合传J,不得满大街的,发传单拉人。”

    “且入J和离J都属个人自由,任何人不得强迫。”

    密迪乐眼中的光又暗淡下去。

    萧云骧调侃道:“密迪乐先生,你今日应得到想要的信息了。我建议你们走时,带几本西王府的制度政策文本。”

    “某些细则,以后可能微调,但大方向不变。”

    “或许哪天,你们会用得着。”

    ------------------------------------------------------------------------------------------------------------------

    (注2:YP即鸦片,下面暴论来袭,避雷速速散开。

    带嘤未对霓虹国倾销YP的原因剖析

    一、霓虹国统治阶层的清醒认知

    尊王攘夷派精神领袖吉田松阴,堪称霓虹国精英阶层清醒认知的代表。

    1854 年,他违背幕府海禁之令,偷渡登上美国黑船,获取《南京纪事》并译为《清国咸丰乱记》,以此警示“YP亡国”的危机。

    幕府核心执政官阿部正弘也直言:“清国因YP失白银、乱民心,此乃英夷毒策,霓虹国绝不可效。”

    二、严密监控体系与制度性封锁

    霓虹国建立了严密的监控体系,实行制度性封锁。

    仅开放少量港口,烟馆仅在长崎指定区域有少量存在,且禁止霓虹国平民进入。

    幕府直接掌控海外贸易,地方官吏无自主权,即便受贿也难以发挥作用。

    设置专门官员,对港口货物需逐箱开验,一旦发现YP等违禁品,立即焚毁。

    此外,荷兰商馆定期向幕府提交《风说书》,通报国际YP贸易动态,为霓虹国警示风险。

    三、市场规模差异

    华夏人口超4亿,19 世纪50年代,YP年消费量达3.5万箱。而霓虹国仅有3000万人口,且购买力低下。

    带嘤估算,对日YP贸易年利润,不足对华贸易的 1/10,故而未大力推广。

    四、替代性贸易的崛起

    霓虹国明治维新前后,对西方工业品需求迫切。1859-1867年,带嘤对日军火出口增长 400%,利润远超YP贸易。

    在此情况下,带嘤缺乏动力,用武力打开霓虹国国门,强销YP。

    五、政府反制与外交博弈

    超前立法震慑

    1858年,幕府签订《安政五国条约》时,专门加入YP输入禁令,仅允许微量医用进口,违者处斩首抄家。

    借力打力策略

    霓虹国以开放工业品市场为条件,换取带嘤协助缉毒。1860年,英舰在长崎截获荷兰走私船,公开焚毁YP示好。

    明治政府1870年颁布《YP禁止令》,将禁毒纳入“文明开化”国策,获得国际舆论支持。

    六、带嘤殖民策略转型

    地缘政治考量

    为遏制毛熊在远东的扩张,带嘤需扶持霓虹国作为战略支点,毒品贸易会破坏双方合作基础。

    资本集团利益转向

    军火商游说政府优先发展对日军售。

    1858年东印度公司解体后,YP利益集团势力衰退,工业资本主导对日政策。

    综上所述,1854-1868 年(明治维新前),带嘤曾试探对日开展YP贸易,但因幕府的制度封锁、精英阶层的警惕意识、利益置换以及外交博弈等诸多阻力,最终彻底失败。

    这一结果深刻反映出霓虹国通过“以华鉴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