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24章 江城

第324章 江城(1/2)

    1855年7月15日上午,常沙府衙内,阳光透过斑驳树影洒在地上。

    胡林易与唐训方终于从渝州赶到常沙府,向萧云骧报到。

    萧云骧见只来了两人,面露诧异,忙问:“胡先生,罗仲岳呢?调令可是发给你们三人的。”

    胡林易轻叹一声:“王鑫到军校进修时,给罗仲岳带去李如九的遗言,这对他触动很大。”

    “他说之前只接触华夏的精神脉络,如今在渝州能看到许多泰西诸国先贤典籍,他想沉下心研究,融会贯通。”

    “研究明白前,他不想再教人,免得引人入歧途。”

    萧云骧先是一怔,随后沉默半晌,缓缓回道:“这样也好。他在渝州,有薪俸养家吗?”

    胡林易回道:“科学院徐祭酒聘请他为理论研究员。他家人口少,又一向节俭,科学院薪俸够全家生活。”

    萧云骧微微点头,认可徐继畲做法。理工科固然重要,人文社科也必不可少,文理并举才是正道。

    只是西王府很多事务刚起步,人文社科归进了科学院,以后发展壮大,还是要分开。

    胡林易微笑起来:“罗仲岳是进修人员里泡图书馆最勤的。他还嫌翻译速度慢,自己找洋教员学泰西文字,就为读原文。”

    “大王,我和他相识几十年,这段时间他最惬意,不愁生计,能做喜欢的事,还能接触诸多先贤文章。”

    “现在就算给他巡抚职位,他估计都没兴趣。”

    萧云骧忍不住笑了:“他倒是轻松了。”

    又见胡林易虽然气色好转,但身形依旧消瘦,便有些担心:“本想让罗仲岳帮你,你身子能挺住吗?”

    胡林易回道:“麻祭酒开了药方,让我到常沙城抓药按时服用,半年后回渝州复查。”

    萧云骧一脸无奈,又带些许歉意:“本想让你多调养些时日的,可形势逼人。我们与相军大战数场,积怨颇深,如今还有不少青军散落湘省各地。”

    “曾湘帅虽说逃到了粤省,但他对相军残部的影响还在。”

    “这湘省巡抚,不得不请你这个相军元老来做。遇到问题或需要协助,直接跟我或曾长史说,我们想办法。”

    萧云骧担心胡林易身体是有缘由的。原本位面中,胡林易一向身体不好,四年后病死。

    胡林易见萧云骧言辞诚恳,知道不是客气话,便微微点头。

    萧云骧转而问唐训方:“义渠,你想继续带兵,还是辅佐胡先生理政?”

    唐训方毫不犹豫回答:“带兵。这段时间在军校学习,结合经验,感悟颇多,想在疆场检验。”

    看得出他早就思虑妥当。

    萧云骧微笑点头,唐训方带兵治军能力不错,他没有反对理由。

    于是,他任命胡为湘省巡抚;唐为新组建的第七军二十一师师长,辅佐左靖西开展军务。

    之后,萧云骧和左靖西商议分工。左靖西留在常沙,负责湘省西军扩编、剿匪、训练、学习等事务;

    萧云骧回江城,监控天国和青廷异动,伺机夺下赣省九江。

    两天后,胡林易和彭钰麟交接完毕。

    萧云骧便和彭钰麟、李竹青、何禄等人,搭乘水师的补给船队回江城。

    骑兵旅因人数和马匹多,沿陆路自行返回。

    船队顺流而下,驶出湘江,穿过洞庭,进入长江。

    八天后,即8月2日上午,到达江城城外。

    众人坐了数天船,早已疲惫不堪。此刻见快到目的地,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到甲板上,迎着江风活动身子,相互谈笑。

    正值盛夏,炽热阳光倾洒江面,江水闪烁细碎亮光。

    随着船只靠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江面上的各式船只往来穿梭。

    有西军高大战船,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有轻盈渔船,船尾拖着长渔网,渔民正忙碌收网捕鱼;还有装满货物的商船,船身吃水很深,缓缓驶向码头。

    江两岸码头上,人头攒动。

    码头工人熟练操作滑轮和绳索,卸下船上货物,堆在码头上成小山。另一边,新货物被装上船,准备运往远方。

    搬运工扛着沉重货物,排成队列在人群中穿梭,汗水湿透衣衫。

    码头上,小贩摆着摊位,售卖水果、糕点、手工艺品等,叫卖声此起彼伏。

    江边一排错落店铺,布店、杂货店、酒馆、茶馆、餐馆等应有尽有,虽是酷暑,犹有不少行人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江岸边垂柳树荫下,几位白发老人聊着家常。十来个半大孩子全身赤裸,从江堤高台嘻嘻哈哈着,扑通扑通跳进江游泳。

    萧云骧注意到,已有电报线从高处过江,将江城三镇联系起来。

    站在萧云骧身边的何禄,抱着孩子笑道:“这江城城这般繁华,看样子不比渝州差。”

    何禄到黔省两年,娶了个徭人妻子,此时孩子只有几个月。

    萧云骧微笑不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