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22章 日记与聘礼

第322章 日记与聘礼(1/2)

    话说1855年6月25日,萧云骧回到常沙,径直去找留在城中的彭钰麟。

    常沙城硝烟初散,百废待兴。彭钰麟正在常沙府衙里忙碌着。

    听闻(不可说)只身逃亡,生死未卜的消息后,他长叹一声,默然半晌。

    萧云骧告知彭钰麟,他与左靖西对曾家后事的安排,彭钰麟颇为认同。

    他本想亲自前往湘乡,无奈整个湘省战事未息,后勤、内政、会务、监察等诸多事务压在他一人身上,实在难以抽身,只能无奈放弃。

    萧云骧与彭钰麟交谈几句,见官吏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汇报、请示,便不再打扰,独自走进原曾湘帅的书房。

    书房里,书架上摆满了书,可见曾湘帅极为爱书。

    想来常沙突围那晚走得太过仓促,他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书籍。

    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朱熹编纂的《近思录》等整齐排列,旁边还有《孙子兵法》《纪效新书》等兵书。

    此外,还有曾湘帅的数封家书、一本日记本等私人物品也放在书架上。

    萧云骧随手翻开日记本,最后一篇记载的是六月十四日,也就是青军出常沙东门作战,被西军打得丢盔弃甲后的第二天。

    ---

    贤丰五年五月十九日 晴

    昨日一役,惨遭大溃。萧贼格物之精,竟至于斯!其枪炮之利,远胜我军,火器轰鸣间,士卒摧折如朽木。

    此诚技不如人之痛,亦吾辈闭目塞听之咎也。

    静坐自省:夷人铸械之术,实乃强军根基。萧贼效之而逞凶,吾辈当师其长以制敌。嗣后若得喘息之机,亟须三事:

    一曰设厂。择稳便之地,建军工之局,聘泰西匠师传技;

    二曰重才。凡通机械、明算学者,不拘出身,破格擢用;

    三曰恒心。勿因小挫而废远图,十年砺剑,方雪今日之耻。

    ---

    萧云骧看了一页,便没了兴趣。

    傍晚时分,萧云骧让卢岭生上街买了一壶好酒、四五份熟食,摆在书房桌上,自己又从食堂打了两个菜。

    一切准备妥当,他亲自去邀请彭钰麟一起吃晚饭。

    彭钰麟起初有些疑惑,看到满桌的酒菜后,便不再客气。

    他刚坐下,就拿起筷子,夹起一片卤猪耳朵,大快朵颐起来,嘴里还不停地称赞:

    “好吃,阿骧,这是从‘徐长兴卤味店’买的吧?当年我到岳麓书院求学,总馋他们家的卤味,可那时我是个穷书生,吃不起。”

    萧云骧微笑着为彭钰麟倒酒,说道:“先生,慢点吃,今晚就我们两人。”

    彭钰麟尝了一口菜,放下筷子,看着萧云骧打趣道:“阿骧,你今日如此破费,可不像是你的做派,莫非有事求我?”

    萧云骧在西军可是出了名的“穷逼”,之前的俸禄,都用来给彭家买房子了,这几个月才刚攒了点钱。

    今日这般奢侈,着实少见,难怪彭钰麟会出言调侃。

    萧云骧端起酒杯,恭敬地向彭钰麟敬酒:“岳丈本有治军大才,却因我只能退居幕后,实在委屈您了。”

    原来,萧云骧和彭雪梅订婚后,爱惜羽毛的彭钰麟,就自动辞去西军军师之职。

    彭钰麟听到萧云骧改了称呼,嘿嘿一笑,并不意外,一口饮尽杯中酒:

    “阿骧,你这话不对。掌军固然显眼,但会务和监察乃是一个政权的根基之二,不比掌军差。”

    萧云骧闻言,频频颔首,给彭钰麟将酒满上。

    两人吃了几口菜,萧云骧又敬彭钰麟一杯酒:“岳丈,雪梅今年已满十八岁,按照西王府婚姻法令,可以成亲了。”

    “我身边没个父母长辈,所以今日备下这桌酒菜,斗胆请您准许我俩的婚事。”

    “我想趁这段时间稍有空闲,把我们俩的婚事办了。不然以后忙起来,不知又要拖到何时。”

    彭钰麟心中早有预料,听到萧云骧亲口提出,虽不合礼制,但念及他所言都是实情,倒颇显得赤诚。

    他心中一动,起了作弄萧云骧的心思,便板着脸,指着桌上酒菜:“阿骧,你就想用这一桌酒菜,把我的宝贝女儿娶走?”

    萧云骧顿时窘迫不已,喃喃道:“我现在没钱,若要聘礼,还得等我攒几年。”

    彭钰麟朗声大笑,颇为畅快:“让你当初将我强掳入军中,今日求着我了吧?”

    萧云骧脸色涨红,不知是酒意上涌还是羞愧所致,他连连给彭钰麟作揖:“请岳丈恩准!”

    彭钰麟见此,不再作弄他,笑道:“准了,准了,早准了,你们都订婚了,哪有不准的道理。”

    他与萧云骧对饮一杯,感慨道:“当初我恨不得杀了你,今日你却成了我的乘龙快婿。人生啊,不到最后那一刻,真难定论。”

    继而,彭钰麟有些奇怪地看着萧云骧:“阿骧,你不是说不急嘛,如今为何这般急切?”

    萧云骧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