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16章 广府商帮

第316章 广府商帮(1/2)

    听到曾湘帅决意赴死,刘蓉怒不可遏,猛地一拍床榻,平日的沉静与温文尔雅消失殆尽。

    “曾涤生!我方才用杜牧之诗劝你,是希望你学汉高祖,留得性命,万事皆可舍弃;切莫学楚霸王,一战败便自刎乌江。”

    只见他满脸涨红,近乎嘶吼: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命在,便有卷土重来之机。你留在湘潭,不过是多添一条亡魂,对朝廷、对青军、对你的理想抱负,又有何益处?”

    “你留湘潭,正中萧贼下怀。你这一死,倒是解脱了,一了百了。可谁来重振青军?谁为朝廷挽回湘省局势?”

    “你一向明理,此时怎就糊涂了?”

    “你这不是孝,是逃避责任!曾涤生,相交数十年,别让我此时看不起你!”

    骂完后,刘蓉喘着粗气,直接躺到床上,还背过身去,不再看曾湘帅一眼。

    曾湘帅面色尴尬,低头沉默,一言不发。

    房中寂静无声,唯有蜡芯轻微的噼啪声,众人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这时,曾维荃忽地从椅子上站起,对着曾湘帅跪下:

    “大哥,刘先生说得对,青军可无曾维荃,但不能没有你。”

    “我也是父亲的儿子,父亲的孝我来尽,你快走,再迟就来不及了。”

    曾湘帅看着跪地的胞弟,泪水夺眶而出。

    他上前抱住曾维荃,大哭道:“老四,老四,你也要逼我不孝么?”

    曾维荃也抱住曾湘帅,两人抱头痛哭。

    一旁的刘长佑、郭嵩焘见状,也起身跪地,一同恳求曾湘帅离开。

    床上的刘蓉虽背过脸,但还是泪水滚落,浸湿了枕头。

    曾湘帅和曾维荃哭了一阵,待情绪稍缓。

    曾湘帅沉思片刻,看着地上跪着的三人与背过脸的刘蓉,神情决然道:“诸位既执意如此,那我只能冒天下骂名,出城去了。”

    他又扶起刘长佑和郭嵩焘:“孟容身体不适,走不了。尔眷、筠仙,你们一起走吧。”

    刘长佑却是摇头:“我们这支队伍以江岷樵的楚勇为班底,要为江岷樵报仇雪恨,不会走。”

    “况且我一走,队伍真的就散了。”

    而郭嵩焘默然不语。

    曾湘帅长子早夭,此时身边有二子曾纪择十六岁、三子曾纪宏七岁,另有四位女儿,年龄从十四岁到九岁不等。

    曾维荃有一妻两子,分别五岁和三岁,年纪太小,不宜随行。

    众人商议,曾湘帅、郭嵩焘带着曾湘帅妻子欧阳氏、二子,还有百十名亲卫突围。

    曾维荃和刘长佑率青军,趁夜袭击西贼大营,一来趁西贼大军未汇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二来引开西军注意力,为曾湘帅等人创造突围条件。

    众人各自准备,曾湘帅收拾妥当,去与老父辞别。只见病床上,父亲仍昏迷不醒,他只得在床边给父亲磕了三个响头。

    这一日午夜,湘潭城北西军大营前,突然枪炮齐鸣、杀声震天。

    与此同时,东门悄然打开,曾湘帅、郭嵩焘、欧阳氏带着两个儿子和百十个亲卫,借着月光向东逃去。

    东门外城外戒备与巡逻的西军,被大营前的厮杀吸引,调集兵力去支援。

    众人趁机寻得空档,逃出包围圈。

    曾湘帅一行人急急如惊弓之鸟、惶惶如漏网之鱼,向东奔去。

    他们不敢靠近村庄,怕狗吠引来西军巡逻队,只得沿小路、田野疾行。

    好在此时月光明亮,能看清道路。

    大儿子曾纪择跟在曾湘帅身后,欧阳氏紧拉着小儿子的手,卫兵簇拥着曾氏一家和郭嵩焘,朝东面山岭奔去。

    不知跑了多久,湘潭城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这时前方四五里有个山岭,曾湘帅给众人分说,此处叫牛角冲,离湘潭城二三十里。

    只要翻过眼前山梁,再行一二十里就到株洲城。株洲此时还在青廷手里,到那便安全了。

    众人听到曾湘帅言语,紧张的心情稍缓,停下饮水休息片刻,便直接转上官道,又前行数里,还未到山脚。

    然而,厄运并未打算放过他们。

    此时山脚官道上,一大队打着火把的骑兵迎面而来,似在巡逻。

    曾湘帅等人见状,赶忙躲到路边草丛,但还是被骑兵队发现了。

    骑兵发现他们后,却是停了下来。

    四五人策马上前喝道:“谁,半夜鬼鬼祟祟干啥?”却是一口北方官话。

    郭嵩焘硬着头皮,从草丛爬出,走上官道,上前搭话:“官爷,我们是广府盐商帮护镖队,奉东家之命赶往株洲。”

    此时株洲是湘江盐运枢纽,粤商往来频繁,广府私盐商帮常雇大量武装护卫,曾湘帅他们就是作此装扮。

    郭嵩焘打扮成商帮账房先生,身着蓝绸缎长衫,头戴黑色六合瓜皮帽,一把红木算盘斜插后腰布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